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灵鹫寺的所见所感。首句“香林竹树疏”,以清幽的环境起笔,展现出寺庙周围竹林稀疏,香气四溢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灵鹫古僧居”点明了地点,灵鹫寺历史悠久,僧人在此修行,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净几陈斋器,名函贮梵书”两句,细致描绘了寺内的生活场景,洁净的几案上摆放着供僧人日常使用的器具,珍贵的梵文书籍则被精心收藏在名贵的函套中,体现了僧人们严谨的修行态度和对佛法的尊重。
“澄观诸相外,幽咏六时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这里能够超脱世俗,专注于观察事物的本质,同时在六时(指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中进行深沉的吟咏,寓含了对时间的珍视和对禅修的执着。
最后两句“每到成清坐,尘根亦自除”,诗人通过每次静坐,达到了心灵的净化,连带去除世俗的烦恼,表达了对佛教禅定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寺生活的敬仰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