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十七)

月淡风和画阁深,露桃烟柳影相侵,敛眉凝绪夜沈沈。

长有梦魂迷别浦,岂无春病入离心,少年何处恋虚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孙光宪的《浣溪沙·其十七》,是一首描写春夜思绪与离愁的抒情小品。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柔美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静谧月夜中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月淡风和画阁深”,以淡雅的月色、温和的春风作为背景,构建了一种幽深而又宁静的空间氛围。这里的“画阁”指的是精致美丽的楼阁,它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是情感上的一种寄托。

接下来的“露桃烟柳影相侵”,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露水珠光的桃花和轻柔飘逸的柳絮,共同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而“影相侵”则暗示着自然界中万物互相交织,彼此渗透,这在情感上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

第三句“我敛眉凝绪夜沈沈”,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夜晚里,眉头紧锁,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敛眉”意味着深沉的忧虑和内省,而“凝绪”则是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无尽思念。

以下两句“长有梦魂迷别浦,岂无春病入离心”,则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诗人在梦中与亲朋好友的灵魂相遇,但醒来后发现只是幻觉,这种梦醒之后的失落感和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思念,被称为“春病”。“春病”是一种因春天的景物触动而生的离愁,诗人通过这种季节性的情绪,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少年何处恋虚襟”,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青春的眷恋。“恋虚襟”指的是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和留恋,这里“虚襟”象征着空寂无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在这里通过对少年时代的追念,抒发了对生命中那段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总体而言,这首《浣溪沙》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深远又温柔的诗意空间。诗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远方所托之人的深情思念。

收录诗词(88)

孙光宪(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十八)

自入春来月夜稀,今宵蟾彩倍凝辉,强开襟抱出帘帷。

齧指暗思花下约,凭阑羞睹泪痕衣,薄情狂荡几时归。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九)

十五年来锦岸游,未曾行处不风流,好花长与万金酬。

满眼利名浑信运,一生狂荡恐难休,且陪烟月醉红楼。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酒泉子(其一)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形式: 词牌: 酒泉子

酒泉子(其二)

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思无憀,愁欲绝,郁离襟。

展屏空对潇湘水,眼前千万里。

泪掩红,眉敛翠,恨沈沈。

形式: 词牌: 酒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