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题高宗诗意便面”为题,由元代诗人姚文奂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将山河、历史与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哀愁之情。
首句“画里山河尺五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的山水画卷,仿佛将整个山河都浓缩在尺五之间,展现出艺术创作的无限想象力。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壮丽景象,更寓意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厚爱。
接着,“伤心莫说靖康年”,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靖康之难。靖康年指的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导致北宋灭亡的那段历史时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段历史的深深哀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这段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迢迢古木连云色”,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描写连绵不绝的古木与天空相接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深远而苍凉的氛围。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历史长河中那些逝去岁月的隐喻,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
最后,“何处思陵起暮烟”,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思陵在这里指代的是宋朝皇帝的陵墓,诗人通过“起暮烟”的描绘,不仅勾勒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景象,更是寄托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这句诗以景结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