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描绘边塞苍凉和战事频仍的诗篇。开头两句"篱援萧疏堂奥寒,西从蜀岭北淮山"通过对边关环境的刻画,设置了整个诗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孤寂与苍凉的感觉。"少狂曾似身摩垒,衰暮今无力拓关"两句则由此深入,从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转向对现实的无奈和力不从心,抒写了年轻时的热血沸腾与现在的衰老无力之间的落差。
接着"烽火终年烦斥堠,车书何日混舆寰"两句描绘了边关战事连绵不断的景象,以及对和平到来的渴望。"采飞冗惰楼船敝,谁为朝家备海湾"最后两句则转向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缺乏远大志向和责任感的慨叹,表达了诗人对于国防与边疆安宁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边塞军事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对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