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叹

连云栈道如升天,千山万山相盘旋。

上有古今不伐之老桧,下有昼夜不息之飞泉。

林深未知清昼永,但闻百鸟相和巧出音绵绵。

鹧鸪之语人共识,分明似诉行不得。

客怀闻此倍感伤,驻马看云长叹息。

鸡头关前山最高,我马已痡仆亦劳。

悬崖万丈陡壁立,俯瞰群岭同儿曹。

乌龙江里涛声恶,日日轰雷惨寒骨。

奔流直与沧海通,势自天成非禹凿。

我来对此心茫然,便欲解绶思归田。

乃知王事未可缓,行行且诵皇华篇。

皇华四牡歌再续,上德未宣怀靡足。

何当两腋生羽翰,顷刻抟风到西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连云叹》,由明代诗人吕渊所作。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首句“连云栈道如升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栈道高耸入云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千山万山相盘旋”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一个连绵起伏的山脉之中。诗人接着描述了栈道上方的老桧树,以及下方日夜不息的飞泉,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林深未知清昼永,但闻百鸟相和巧出音绵绵”两句,通过描写深林中的静谧与百鸟的和鸣,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特别提到了鹧鸪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客怀闻此倍感伤,驻马看云长叹息”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感慨与悲伤,这种情感的反差,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维。随后,诗人描绘了鸡头关的险峻与自己的疲惫,以及乌龙江中汹涌的波涛,这些都构成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个人命运的反思。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辞官归隐的愿望,但又意识到国家事务不可懈怠,于是决定继续前行,并吟诵着关于皇华(即使臣)的篇章。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也展示了其对职责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5)

吕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曹佥宪三茅山水图

三茅山水何奇哉,形胜彷佛东蓬莱。

山峰高耸彩云表,水道近接沧江隈。

四时景物多佳致,一入春来更明媚。

杨柳轻垂翠带长,杏花艳吐胭脂丽。

松梧竹木交加新,梵王宫殿高嶙峋。

峨峨宝刹矗天际,小小画船撑水滨。

乡村远近多茅屋,朝出耕兮夜归读。

溪畔时逢访友人,林间数遇携琴仆。

青帘摇飏酒家前,一行飞鸟来青天。

眼中总是吟哦具,意外了无尘俗牵。

曹公于此筑居第,子孙绳绳习诗礼。

科甲相传继后先,簪缨奕叶光闾里。

一从出仕趋金门,十载思家劳梦魂。

闽山路隔无飞雁,滇海宵深感断猿。

迩来忽得唐王宰,故里画图随笔洒。

新花新树景还同,旧水旧山形不改。

看图对景情依依,飘然便欲抽簪归。

却忆君恩未能报,抚卷尽日徒欷歔。

朅来索我题长句,我亦三茅邻近住。

何当与子赋归欤,同老林泉最清处。

形式: 古风

题李侍御山水图

山色满郊原,幽深隔市喧。

孤舟横古渡,荒径掩衡门。

野树烟光薄,溪桥曙色分。

依稀故园景,吟对欲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舂陵道中

蚤发潇南驿,晨光尚未明。

山横疑水断,滩急讶舟轻。

茅屋稀疏见,筒车远近鸣。

民安边患息,千里乐巡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徐宪副西还

江水碧于苔,归舟不舍开。

梦缘情易得,愁为别难裁。

树色迎征旆,花香沁酒杯。

到家秋欲近,松菊共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