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道士,并叙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馀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题目为《赠李道士》。诗中通过对曹将军和虎头的描绘,以及对腰间大羽颊上三毛的形容,展现了诗人对不同身份人物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苏轼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诗中的“故教世世作黄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清静无为、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而“布袜青鞋弄云水”则是对这种超脱尘俗、自由自在生涯状态的描绘。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这两句,诗人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于先祖遗风的缅怀,以及自己内心深处对于道家文化传承的认同。

后半首诗中,“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馀习至今存”则是对过往与道士之间联系的回忆,以及这种精神纽带在当下依然存在的感慨。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一句,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年龄和外貌变化的感受,同时也是一种生命哲学的体现,即在时间流逝中保持自知之明。

最后,“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则是在未来某个时刻,希望能够与道家高僧或智者共处,共同探讨生命和宇宙的奥秘,这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苏轼对不同人物的观察,以及自身的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展现了他独特的生活哲学和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玉堂给札气如云,初喜湘累复佩银。

樊口凄凉已陈迹,班心突兀见长身。

江湖前日真成梦,鄠杜他年恐卜邻。

此去若容陪坐啸,故应客主尽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王定国倅扬州

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红尘不易收。

未许相如还蜀道,空教何逊在扬州。

又惊白酒催黄菊,尚喜朱颜映黑头。

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应未厌穷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一)

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

玉函金籥天上来,紫衣敕使亲临启。

纷纶过眼未易识,磊落挂壁空云委。

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

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君不见长安永宁里,王家破垣谁复修。

形式: 古风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二)

元章作书日千纸,平生自苦谁与美。

画地为饼未必似,要令痴儿出馋水。

锦囊玉轴来无趾,粲然夺真疑圣智。

忍饥看书泪如洗,至今鲁公馀《乞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