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七律(其十九)

越疏越澹越幽奇,最是精神与月宜。

残雪轩窗看到晓,冷烟篱落立移时。

寄将水驿传千里,折得寒檐第几枝。

只为花清诗自别,此花之外更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梅花七律》(其十九)是宋代文学家张道洽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越疏越澹越幽奇”,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梅花在严寒中愈发显得孤傲与清奇,这正是精神世界中的月亮,映照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最是精神与月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独到领悟,与月亮相比,梅花更能触动人的精神深处,是精神寄寓之所。

接下来的“残雪轩窗看到晓”,则是景物描写。夜晚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透过窗棂,可以看到清晨的曦光,这里的意象既有时间的流转,也有季节更迭的感慨。

“冷烟篱落立移时”中的“冷烟”,或许是早晨室外的轻雾,或是远处山林的薄霭,给人以淡淡哀愁。篱落即围栏,立移则是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逝,诗人捕捉到了这些自然景象中的静美。

“寄将水驿传千里”,诗人通过水路(可能是河流或运河)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远方,这里的“水驿”既有物质的传送,也隐喻着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紧接着,“折得寒檐第几枝”,则是诗人亲手折取梅花,数着那些细长而坚硬的枝条。这里不仅展示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更是表达了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态度。

最后,“只为花清诗自别,此花之外更无诗”,则是诗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认为只有梅花才能激发他内心最为纯净与高洁的诗意。这里“此花”指代的是梅花,而“更无诗”则表明了对于其他事物,诗人的情感和灵感已无法再被触动。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之美的描绘,以及它在严寒中的孤傲与清高,展现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100)

张道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 号:实斋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02~1268

相关古诗词

梅花七律(其三)

洒落胸襟不受尘,水沈为骨玉为神。

直疑天上浑无雪,不许人閒别有春。

驱遣山蜂离境界,招呼野鹤作比邻。

分明清入仙臞格,人似孤山始得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七律(其一)

夜月轻描玉样身,枉拚心力唤真真。

藤床几度劳清梦,竹屋相看是故人。

玉雪襟期惟我共,金兰气味更谁亲。

一清赖有天知己,多少春花逐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七律(其六)

万雪千霜百岁枯,月中不数桂婆娑。

香来野墅深深径,影落寒池浅浅波。

众木凋零愁冻折,一枝的皪得春多。

题诗未有惊人句,输与风流人姓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梅花七律(其二十)

花中气节老逾刚,万木摧残独自芳。

天女不生凡意想,月娥偏尚澹梳妆。

精神冰玉前生瘦,骨髓栴檀抵死香。

说到调和天下口,轻轻桃杏敢承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