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鹦鹉舌·秋宵》由清代诗人范邃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与愁绪。开篇“好个凉秋时候”便以一种略带矛盾的情感开始,既赞美了秋日的凉爽,又暗示了随之而来的愁绪。接下来的“等閒惹得人愁”,直接点明了秋意带来的哀愁情绪,仿佛秋风秋雨不经意间就触动了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蕉雨梧风声又急,难禁此夜更筹。”这两句通过描写秋夜中蕉叶上的雨滴和梧桐树下吹拂的秋风,营造出一种急促且难以忍受的氛围。雨声、风声交织在一起,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让人难以承受这漫长的夜晚。其中,“更筹”一词,指的是古代计时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漫长和难以消磨的愁绪。
“蓦地疏钟敲破,几番清梦悠悠。”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突然响起的疏钟打破了宁静,也打破了主人公的清梦,使得原本可能存在的片刻安宁瞬间消失。这里的“清梦”不仅指现实中的梦境,也可能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对过去的回忆。疏钟的敲响,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这些美好的幻想,让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和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诗人面对秋夜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愁绪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