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莲桥

莲桥琢石跨松蹊,满院真香种木樨。

欲得淡轩谈寂照,须将明水洗沉迷。

云峰黯黯巴猿啸,竹岭苍苍杜宇啼。

从此邦人知胜概,为师增贲此招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瑞莲桥周边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禅意的追求。

首联“莲桥琢石跨松蹊,满院真香种木樨”以瑞莲桥为中心,桥身由石材雕琢而成,横跨在松林小径之上,桥下或周围种植着木樨树,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

颔联“欲得淡轩谈寂照,须将明水洗沉迷”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淡雅的环境中,通过交谈探讨禅理,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觉醒,如同用清澈的水洗涤心中的迷雾,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颈联“云峰黯黯巴猿啸,竹岭苍苍杜宇啼”描绘了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中,传来巴猿的哀鸣;近处竹林深处,杜鹃鸟的啼声回荡,营造了一种幽深而略带悲凉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尾联“从此邦人知胜概,为师增贲此招提”指出,通过这次体验,不仅让当地的人们领略到了瑞莲桥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魅力,也使得作为引导者的诗人更加自豪,增加了对这片圣地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莲桥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感悟。

收录诗词(1)

王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南华

挟策自羽龄,周览南华书。

茫然访道志,欲驾将焉如。

朅来南华道,始识其故墟。

尘迹寄委蜕,万事同蘧庐。

想其为吏时,傲世乐有馀。

天地等毫末,轩冕同锱铢。

三公礼荜户,万乘尊褐夫。

去古邈已远,浇风日沦胥。

得丧嚇腐鼠,怒悦纷众狙。

材否笑鹜雁,断续伤鹤凫。

钓台已湮没,漆城称荒芜。

恨不见斯人,逍遥与之俱。

还淳以反朴,抚俗归黄虞。

神交付恍惚,日暮犹踌躇。

形式: 古风

游骊山

晓促零口征,晚留华清宿。

弥月倦纷埃,晞发莲汤浴。

夜雨闹庭梧,漏长秋睡足。

平明径欲西,霁色开林麓。

遂作朝元游,聊放千里目。

嵯峨北来横,渭水东转曲。

坡田散牛羊,沙岸翔凫鹜。

爽气袭衣裘,青烟生井屋。

忆昔唐天子,承天溺爱欲。

翠辇拂行云,钩陈裹幽谷。

遗址今尚存,缭垣半颓覆。

玉像暗真仙,石槽标饮鹿。

羯鼓寂无声,连理空馀木。

长生岂难求,有道书丹箓。

泪未忘马嵬,恨已悲金粟。

往事寄冥冥,芳草依然绿。

形式: 古风

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录(其一)

桓桓忠悯公,决策动天意。

际会武烈王,乘桥亲总辔。

登城建黄屋,戎狄先夺气。

三军白光彩,壮士思敌忾。

明星欻坠地,百万可俱殪。

天王体不杀,指日明大义。

到今犬羊心,之死靡携贰。

形式: 古风

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录(其二)

李侯江南英,身老自藏器。

读书尽百纸,落笔必千字。

况兼熊豹姿,特负纵横志。

凄其望高躅,异世犹一致。

大名国北门,自昔雄元帅。

名贤慎柬拔,荐引必同类。

操持纪纲地,实藉循良吏。

要成百鍊刚,小大须历试。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