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索得身归未保閒,乱来道在辱来顽。
留侯万户虽无分,病骨应消一片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偶作》。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索得身归未保閒,乱来道在辱来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急切想要脱离世俗纷争,回到平静的田园生活,但现实中这样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诗人用“索得”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心灵深处对归隐的渴求,而“未保閒”则表现了这种愿望的不易达成。
“留侯万户虽无分,病骨应消一片山。”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以及希望通过隐逸来修养身心。诗中“留侯万户”指的是高官厚禄,但诗人认为这些与自己无关,只是外界的浮云;而“病骨应消一片山”则象征着通过自然的力量,治愈心灵和身体上的创伤。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每个字都透露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古代士人对于自然与物欲的矛盾态度,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闲韵虽高不衒才,偶抛猿鸟乍归来。
夕阳照个新红叶,似要题诗落砚台。
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
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贤豪出处尽沉吟,白日高悬只照心。
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声貌由来固绝伦,今朝共许占残春。
当歌莫怪频垂泪,得地翻惭早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