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萧萧灏气清,风露秋将半。

今夕更无云,银盘转霄汉。

鸟语茂林惊,树影空庭乱。

常时岂不佳,作意人瞻玩。

我欲上广寒,瑶琼蹑飞观。

骑鲸谅不能,永夜空慨叹。

归来却燕坐,神光自辉焕。

始知方寸间,桂阙元非远。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冷的风声中,秋的气息渐浓。
今夜没有一丝云彩,明亮的月亮在天空中移动。
鸟儿在茂密的树林中鸣叫,树影在空旷庭院中摇曳。
平常的景色本已美好,但人们特意欣赏。
我想要前往那广寒宫,踏着仙境的琼瑶观赏。
骑鲸遨游之事恐怕不可能,只能整夜空自感叹。
回到家中静坐,内心的光芒自然焕发。
这才明白,那遥远的月宫其实就在心中。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凄清。
灏气:浩渺的天空气息。
风露:秋风和露水。
银盘:指明亮的月亮。
霄汉:天空。
燕坐:安静地坐着。
桂阙:月宫,借指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中秋之夜的细腻观察和感悟。"萧萧灏气清",开篇即以清朗的天空为背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风露秋将半",点明季节,暗示着秋意渐浓。"今夕更无云,银盘转霄汉",形象地描绘了中秋月明亮如镜,悬挂在广阔天宇中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通过"鸟语茂林惊,树影空庭乱",展现了月光下自然界的生动与静谧,以及自己对月光的专注。"常时岂不佳,作意人瞻玩",表达了诗人对寻常中秋佳节的欣赏,但又透露出想要超越平凡的愿望。

"我欲上广寒,瑶琼蹑飞观",诗人想象自己能飞往月宫,流露出对神秘仙境的向往。然而,"骑鲸谅不能",现实的限制让诗人只能在心中感叹。"永夜空慨叹",流露出淡淡的遗憾。

最后,诗人回归现实,"归来却燕坐,神光自辉焕",在静坐中感受到内心的光明,明白"方寸间"也能找到如月亮般美好的事物,"桂阙元非远",寓意着理想与现实虽有距离,但心向之则近在咫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月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试院中作呈莫少虚

月色本无别,殊观空世情。

今宵云四卷,冰蟾照寰瀛。

无端坐文闱,兀若翳双睛。

窥牗偶一见,始验阴阳并。

孤光何自来,溯日以为明。

三五魄既绝,轮郭自充盈。

循环到今夕,逢金气转清。

乃知造物意,微妙不可名。

伊余禀赋初,二曜同流行。

呼吸即寒暑,乾坤屹峥嵘。

隋珠弹高鸟,惜哉轻此生。

恨无腾化术,返老成童婴。

要须验羲易,观象研其精。

圣处傥心悟,超然合混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中秋待月以星辰避彩乾坤静为韵分得避字

大火西流金用事,四海八荒蟠杀气。

风凄露冷雨涔涔,草木山川遍憔悴。

天公有眼老亦昏,妙手凭谁刮双翳。

一年佳月在今夕,可奈太清云点缀。

大威神力宰官身,开阖阴阳本游戏。

晚来微念入何许,顷刻氛霾变澄霁。

坐客惊起一凭栏,三峨新扫脩眉翠。

瑶台飞镜贴寒空,流水无声光满地。

明吞万象却星辰,影落千岩走魑魅。

樽罍预设众初疑,唤得嫦娥乃容易。

良夜沈沈桂树高,兴发却嗟清影驶。

此时此乐不长有,一醉已拚那敢避。

更阑酒尽东方白,望舒迤逦还归辔。

我欲从之上广寒,挹取金波洗尘世。

形式: 古风

云溪杂咏(其四)

门前车马迹,篱内水云乡。

分委江流驶,通幽径路长。

一池擎菡萏,万竹耸篬筤。

谁谓蓬壶远,红尘官道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云溪杂咏(其五)

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

非雾昼常晦,不风夏亦寒。

流尘终日背,归鸟一枝安。

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