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八首(其一)

孤峭心情未入时,故教脂粉玷幽姿。

文从绚烂归平淡,质为清高费护持。

生面已开桃李派,芳心不使蝶蜂知。

从今识破餐霞术,紫府丹宵便合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红梅八首(其一)》由清代诗人华蘅芳所作,通过对红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孤峭心情未入时”,描绘了红梅独立于世、不随波逐流的孤傲形象,暗示了其独特的个性和不凡的精神境界。接着,“故教脂粉玷幽姿”一句,以脂粉比喻世俗的浮华与诱惑,强调红梅虽美却不愿被世俗所玷污,保持其自然与纯洁的本色。

“文从绚烂归平淡,质为清高费护持”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红梅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红梅的美丽并非源自表面的华丽,而是源于其内在的高洁与淡泊,这种美需要精心呵护,才能长久保持。

“生面已开桃李派,芳心不使蝶蜂知”则将红梅与桃李进行对比,指出红梅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迎合世俗,不为蝴蝶蜜蜂所知,独自绽放,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风骨。

最后,“从今识破餐霞术,紫府丹宵便合宜”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精神的领悟与向往。通过与红梅的相遇,诗人仿佛找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修行之道——餐霞术,即通过亲近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净,达到心灵的升华。紫府丹宵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意味着诗人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与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性深刻思考的传统美学观念。

收录诗词(86)

华蘅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梅八首(其二)

冰肌玉貌独嫌寒,捣就灵砂细细餐。

姑射山中沉醉卧,寿阳宫里带羞看。

让他腊雪三分白,酝出春风一味酸。

但愿朱颜常不改,年年换骨暗吞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红梅八首(其三)

一枝幽艳冠群芳,薄晕胭脂作晓妆。

品格不求人别白,梦魂还伴月昏黄。

纵参色相仍非俗,稍带铅华亦有香。

毕竟春心终贴骨,夜深未解绛纱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红梅八首(其四)

略染尘缘也不妨,罗浮仙子舞霓裳。

返魂幸有还丹术,革面难寻醒酒方。

雪后春前凭位置,脂香粉腻费思量。

莫将艳体疵清品,此是人间铁石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红梅八首(其五)

化工渲染欲春天,盼到繁华已近年。

名士丰神多绮丽,美人态度总婵娟。

每逢索笑腮先赤,生就含酸色更嫣。

最爱横斜疏影里,绛唇点点吐轻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