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初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的生机与活力。开篇“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两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冬去春来的转换点,寒意已尽,温暖的春天气息开始弥漫。
紧接着,“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描述了云层聚集并逐渐降下甘霖。这里的“膏雨”,即滋润的雨水,象征着生长与滋养之意,而“依旬”则是指雨水如期而至,给予大地所需。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两句中,“飒飒”形容雨声轻柔,“飞平野”则展现了雨水无处不在的普遍性。同时,“霏霏静暗尘”描绘出细雨带来的宁静与尘埃被洗涤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最后,“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发的期待与欣赏。这里的“悬知”,即是指预感到花开叶动的喜悦,而“朝夕望中新”则展现了每一刻都是新的希望与美好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更新更替的美好情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欣赏。
不详
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
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
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