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

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閒。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故山》。诗中描绘了对故山的深深思念与向往之情。

首句“鉴水终年碧”,以碧绿的鉴水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然美景的永恒追求和怀念。水之终年碧绿,仿佛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那份对山水的热爱始终不变。

“云山尽日闲”一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峦静谧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的氛围。尽日闲,不仅指山间的云雾弥漫,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表达了诗人无法亲临故山的遗憾,但梦境却常常将他带回到那片熟悉的山水之间,与之相依相伴。这种情感的交织,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雾豹言长隐,云龙欲共攀”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雾豹隐于雾中,云龙则在云端,象征着诗人虽身处尘世,心却向往着隐逸的生活,渴望与自然界的神秘生物一同探索未知的世界。

“缘知丹壑意,未胜紫宸班”则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丹壑,象征着深邃而充满魅力的自然世界;紫宸,可能是指皇宫或权力的象征,意味着诗人虽然向往自由与自然,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束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山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忆鉴湖友

长见人来说,扁舟每独游。

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

空有烟霞好,犹为尘世留。

自今当勇往,先与报江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寐

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迥。

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

惊风起林木,骤若波浪汹。

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欣动。

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

崖穷犹可陟,水深犹可泳。

焉知非日月,胡为乱予衷?

深谷自逶迤,烟霞日悠永。

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垄。

形式: 古风

有室七章

有室如虞,周之崇墉。窒如穴处,无秋天冬。

耿彼屋漏,天光入之。瞻彼日月,何嗟及之。

倏晦倏明,凄其以风。倏雨倏雪,当昼而蒙。

夜何其矣,靡星靡粲。岂无白日,寤寐永叹。

心之忧矣,匪家匪室。或其启矣,殒予匪恤。

氤氲其埃,日之光矣。渊渊其鼓,明既昌矣。

朝既式矣,日既夕矣。悠悠我思,曷其极矣。

形式: 四言诗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其二十四)汉高祖

一剑兴王业,三章易暴秦。

宽仁多伟度,明达更殊伦。

好善若在已,听言如转轮。

鲁邦经一祀,国脉倍精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