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赠王郎

十五吴儿渲额黄,鹅笙炙罢口脂香。

依稀记是小王昌。

未解褰帘通暗语,已能映柱恼回肠。

个侬年纪未须防。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赠王郎》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对十五岁吴地少年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微妙的心理变化。

开篇“十五吴儿渲额黄”,以“十五”点明年龄,“吴儿”指江南少年,“渲额黄”则是古代女子涂饰额头的一种妆容,此处借以形容少年的青春活力与略带娇俏的装扮。接着“鹅笙炙罢口脂香”,描述了少年吹奏鹅笙(一种传统乐器)后,口中残留的香气,既表现了少年的才艺,也暗示了其生活中的小情趣。最后“依稀记是小王昌”,通过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巧妙地将少年与古代美男子王昌联系起来,既是对少年外貌与气质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其未来可能成就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未解褰帘通暗语,已能映柱恼回肠”,则进一步揭示了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前句“未解褰帘通暗语”描绘了少年在情感表达上的青涩与羞涩,仿佛还未能完全理解如何通过细微的动作或言语传达心意;后句“已能映柱恼回肠”则展示了少年在情感上的敏感与复杂,即使只是简单的动作或环境的映照,都能触动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引发深深的思绪与感慨。

最后一句“个侬年纪未须防”,是对少年未来的寄语与祝福,意为尽管年纪尚轻,但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无需过多忧虑或防范,表达了对少年成长与发展的乐观态度和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刻画了一个生动的少年形象,更深刻地探讨了青春时期的情感体验与心理变化,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其一)

流苏小揭人初起,博山烟袅屏风里。

红日映帘衣,梁间玉剪飞。

回眸惊瞥见,笑倚门中扇。

准拟嫁文鸯,灯花昨夜双。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其二)

象牙局上金星吐,香闺戏博红鹦鹉。

深院对挑棋,厌厌春昼迟。

娘输笼玉手,佯靠纱窗口。

细撚柳绵儿,花冠报午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其三)

银河斜坠光如雪,碧虚浅浸天边月。

月色太婵娟,行来刚并肩。

阑干浑倚倦,小漾裙花茜。

风细语难闻,亭亭双璧人。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其四)

后堂恰与中门近,当时日傍飞蝉鬓。

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侍儿前后逻,何计将他躲。

匿笑颤花枝,鞋尖露一丝。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