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
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赏图景,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自然美景的喜爱。开篇“三月襄阳绿草齐”,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襄阳城郊绿意盎然,一派生机之景。
接着“王孙相引到檀溪”,诗人与友人一同漫步于檀溪之旁,溪水潺潺,环境清幽,可见当时自然风光的迷人。这里的“王孙”指的是古代王室贵族的后裔,他们在历史上往往拥有较高的地位和闲适的生活。
然后诗转入历史反思,“的卢何处埋龙骨”,“的卢”是古代著名的剑,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工匠欧冶子所铸,此剑不仅代表了武力,也象征着权势。诗人提及这把剑,暗示对历史上英雄豪杰事迹的追思和怀念。
最后“流水依前绕大堤”,溪水如同往昔一样环绕着大堤。这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更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轮回,显示出诗人对于过往时代及其遗迹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春日风光的细腻描摹和对古剑的追忆,以及溪水绕堤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所产生的历史感怀与哲理思考。
不详
徒向濡须欲受降,英雄才略独无双。
天心不与金陵便,高步何由得渡江。
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
正见涂中龟曳尾,令人特地感庄周。
原头日落雪边云,犹放韩卢逐兔群。
况是四方无事日,霸陵谁识旧将军。
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悲风灞水流。
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