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

老梅半树倚枯槎,路入湖心第几家。

水月荒凉谁复问,游人多只看荷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老梅树依傍着枯木枝条,小路通向湖中心的是哪户人家。
水面映照着月亮,显得荒凉无人问津,游人们大多只是欣赏荷花。

注释

老梅:年老的梅树。
半树:树的一半。
倚:依靠。
枯槎:枯萎的树枝。
路:道路。
入:进入。
湖心:湖的中心。
第几家:哪几户人家。
水月:水面的月亮。
荒凉:空旷冷清。
谁复问:还有谁来询问。
游人:游客。
多只:大多。
看:欣赏。
荷花:莲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老梅半树倚枯槎",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古老的自然环境,其中“老梅”象征着坚韧不拔和岁月沧桑,而“枯槎”则给人以孤独和荒凉之感。“路入湖心第几家”,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探索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水月荒凉谁复问"一句,透露出一种淡漠和超然的情怀。这里的“水月”指的是自然界中流动变化不息的事物,如同佛教中的“水月”意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荒凉”则是对周遭环境的一种描绘,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谁复问"意味着在这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环境中,已经很少有人来打扰,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或关注这种隐逸生活。

最后一句“游人多只看荷花”,则是对外界游人态度的一种描绘。"游人"指的是那些在世间行走的人们,而“多只看荷花”则表明这些人更多地被表面的美景所吸引,未能深入了解或感受诗人所处的这种超然与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钓台

傲睨群雄百战来,独全高节老蒿莱。

三公不任云台将,物色何须及钓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柳子厚

早缀朝班附叔文,晚随儿女拜双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何用区区更乞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祢衡

怀中漫刺欲何之,四海交游只两儿。

不死曹瞒死黄祖,杀身何补汉兴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旅中遣怀

片云相望浙东西,回首家山路欲迷。

昨夜桐江江上梦,倒随流水上双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