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

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挽辞描绘了一位历经八十三载岁月,以妇德之名成就一生的女性形象。开篇“八十三年妇德成”,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主人公漫长而恪守妇道的一生。接着,“彩衣欢笑过浮生”一句,以“彩衣”象征尊贵与荣耀,生动展现了她晚年生活中的欢愉与祥和,仿佛在繁复的人生旅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含虚台上寻仙侣”一句,运用了含虚台这一意象,暗示主人公在精神层面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寻找心灵的伴侣,表达了她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而“濑口愁人月自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映射出即使在人生的低谷或愁苦之时,也有月光如水般照亮前行的道路,寓意着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内心都能保持明亮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不仅是对黄氏一生品德与精神风貌的赞美,也蕴含了对逝者超越生死、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道德与精神世界深刻而独特的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三)

来处缘应异,归时寿已稀。

校雠孙继子,无限是春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其四)

数终还是福,道尽更何言。

子到康民处,方知鞠育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寿安太君挽辞

荣知随养去,恨向盖棺归。

故里三千远,浮生七十稀。

晓台空匣鉴,秋露谩沾衣。

相伴勤田上,残蟾与夕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章银青挽辞

八十六年尽,灶中丹未成。

贰车归去勇,辟谷老来清。

寂寂水天境,悠悠春露情。

扬名尤有子,身后许谁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