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漓江上

漓江开遍四时花,游览都忘屐齿赊。

风景虽宜秋向老,关山无奈客思家。

漏传楼上三通鼓,水落滩头几尺沙。

京国未归乡信断,阵鸿何处贴云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漓江一年四季花开烂漫,游人忘却了鞋子的磨损。
尽管秋天的风景优美,但旅人的心却因思乡而日渐衰老。
楼上传来三声更鼓,潮水退去滩头露出几尺沙滩。
身处京城仍未归乡,连家书也断绝,只见大雁贴着云彩飞过。

注释

漓江:指漓江,广西著名的河流。
四时:四季。
屐齿:木屐的齿,代指行走。
赊:磨损,这里指忘记鞋子的磨损。
秋向老:秋天逐渐深沉。
关山:关隘和高山,泛指路途遥远。
客思家:旅人的思乡之情。
漏传:更漏报时。
楼上:楼上的声音。
三通鼓:三更鼓声。
水落滩头:潮水退去。
京国:京都,这里指京城。
乡信:家信。
阵鸿:成群的大雁。
贴云斜:沿着云彩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 漓江 的美丽景色和诗人游览时的感受。"漓江开遍四时花"表明无论何时,漓江都有开放的花朵,展示了自然的繁华与永恒。"游览都忘屐齿赊"则说明在 漓江 的美景面前,诗人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疲惫。

然而,即使风景如画,到了秋天,总让人感到一些凉意和孤寂。"风景虽宜秋向老,关山无奈客思家"表达了诗人面对美丽的自然而生出的对家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关山”象征着远离家乡的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漏传楼上三通鼓,水落滩头几尺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漏传"指的是流传的声音,这里是指时间的流逝;"楼上三通鼓"则可能是在夜晚某个时刻的报时声响。而“水落滩头几尺沙”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缓缓流过,带走了河滩上的沙子。

最后两句"京国未归乡信断,阵鸿何处贴云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京国"指的是首都,是诗人向往回归之地;而“未归”则强调了离别的长久和渴望。"乡信断"意味着与家乡联系的信息中断,增添了一份孤独和无奈。而“阵鸿何处贴云斜”则是诗人对远方来往的鸟儿发问,它们是否能带去或带回家乡的消息,这里的“云斜”形象地描绘了高空中如画的云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游子怀土的情感和深切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1)

李升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天竺寺壁

走杀东头供奉官,御香频降雨犹悭。

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观音又下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句容酒肆壁

青裙白面哄挑菜,茅舍竹篱疏见梅。

春事隔年无信息,一声啼鸟唤将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摸鱼儿.灯花

又何须、向明还灭,寒花点缀孤影。

玉龙度海吹鱼浪,烟淡宝钗横鬓。斜又整。

是虫滴骊珠、两两相交颈。夜长人静。

恁玉果低抛,金钱暗卜,此意有谁领。

欢娱事,料想凭伊先应。帕绡新泪独凝。

银篦未忍轻挑下,只恐暗风吹烬。重记省。

怕莫是、明朝有个青鸾信。怎知无定。

算只解窥人,人孤影只,成瘦又成病。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卜算子.梦中作

尽道是伤春,不似悲秋怨。

门外分明见远山,人不见,空肠断。

朝来一霎晴,薄暮西风远。

却忆黄花小雨声,误落下、三四点。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