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梅圣俞

耳闻梅圣俞,及此将十载。

洛下聚英豪,文华富如海。

声名动冠剑,久合参朝寀。

何意幕中客,新违江上宰。

材高虽用晚,大器终有在。

三公识者多,荐拔可立待。

栖栖九衢里,尘土增厌殆。

相逢恨知晚,乍似去贫馁。

邻居幸见过,沃此胸礧磈。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赠梅圣俞》,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圣俞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

诗的开篇“耳闻梅圣俞,及此将十载”,表达了诗人与梅圣俞相识已久,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之久,奠定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基础。接着,“洛下聚英豪,文华富如海”描绘了梅圣俞所在之地人才济济,文采斐然,犹如海洋般丰富,展现了梅圣俞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声名动冠剑,久合参朝寀”进一步强调了梅圣俞的名声不仅在文坛响亮,在朝廷也颇具影响力,暗示其未来有望进入高层政治圈。然而,“何意幕中客,新违江上宰”转折点出现,诗人意外得知梅圣俞近期调任江上,担任地方官职,这一变化让诗人感到意外和遗憾。

“材高虽用晚,大器终有在”是对梅圣俞才华的高度认可,即便目前的职位不如预期,但诗人坚信梅圣俞的才能终将得到充分施展。接下来,“三公识者多,荐拔可立待”表达了对梅圣俞被更多高层官员赏识和推荐的期待,预示着梅圣俞未来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最后,“栖栖九衢里,尘土增厌殆”描绘了梅圣俞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压力和疲惫感。“相逢恨知晚,乍似去贫馁”则表达了诗人因与梅圣俞相识较晚而感到遗憾,同时也担心梅圣俞在新的职位上可能会面临贫困或饥饿的困境。最后,“邻居幸见过,沃此胸礧磈”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机会再次与梅圣俞相聚,以缓解心中的忧虑和不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圣俞才华、名声、仕途变化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其未来的期许和担忧,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朋友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登禅智寺上方赠同游诸公

重冈抱城起,清川带野回。

旧都迁陵谷,遗寺空池台。

脩竹入晻霭,荒溪转崔嵬。

鸣禽畏人起,故老惊客来。

置酒感兴废,浩歌寄欢哀。

伊昔游此人,于今安在哉。

谷深春先觉,地爽景后颓。

造适假一笑,愿君尽馀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杨白花

飞飞杨白花,随风渡江水。

江水来不极,杨花去无已。

鸦啼浅深树,雪落千万里。

春风伤人心,绵绵复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涵虚阁玩玄猿孔雀

清池明夕景,高树含凉风。

巴猿戏前槛,越鸟安深笼。

悲吟激清涨,文绣挥蒙茸。

弱丧不自非,全生或为容。

旷然感真乐,达哉濠梁翁。

形式: 古风

雨霁同圣民登西北楼

雨馀暑气灭,日出浮云开。

高楼极远目,百里无纤埃。

山形西北骛,江势东南来。

旧都尚能记,壮观多可哀。

微风激清啸,浩雾侵寒杯。

亦知非吾土,聊复乐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