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香行,赠吴国良

张公洞中芝草春,帝藏宝书更几尘?

中有龙香烧墨法,古苔溜雨松肤皴。

木公窃窥试造后,至今法行溪水滨。

吴生妙解不求似,独造万古工何纯!

玄霜夜捣玉兔臼,黑琼晓剥苍蛟鳞。

制成比之犀截角,研罢顿似鸾凭茵。

姿如青铜色如漆,并潘便见亦相亲。

老奚父子委世久,潘李竟谁追后尘?

嗟生一朝遇赏识,会同南琛贡紫宸。

愿宝龙香古圭璧,明月清光长照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龙香行,赠吴国良》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精致的画卷。诗中以张公洞中的芝草和宝书为背景,暗示了洞中珍奇的氛围。龙香墨法与古苔、雨滴、松皮的描绘,展现了洞中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韵味。木公的窃窥与法行溪水,传递出知识的传承与流传。

接着,诗人赞美吴国良对这种技艺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艺,他的作品如同万古之作,纯净无暇。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如玄霜夜捣、黑琼晓剥,形象生动,展示了制墨工艺的精细与神秘。吴生的作品质地优良,色泽对比鲜明,犹如青铜与漆器,引人亲近。

诗中提到的老奚父子和潘李,暗示了制墨艺术的历史传承,但无人能及吴生。吴生因得到赏识,其墨品得以进献皇家,象征着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最后,诗人祝愿吴国良的龙香墨宝能长久照耀人间,寓意其艺术价值将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制墨艺术,也寓含了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工艺美学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相地余君祥赠言卷

我早不识余山人,湖海名知三十春。

闻其欲识天下士,不厌四方走踆踆。

朅来中吴春苦雨,雨窗峭寒肌骨皴。

袖有赠言成大轴,读未卷终伤我神。

儒先沦落日已尽,我独未死如枯鳞。

涸辙曾无斗升水,破靴厌踏康庄尘。

生言宿知地理学,转移造化抽机轮。

黄箸定钤司马氏,青囊为书郭景纯。

二子骑箕上天去,遗编凭谁据其津?

余生两眼炯秋月,遍观山崖与海滨。

先辈而今木已拱,后生蹇予蠖不伸。

何处青山可埋我,免使乌鸢蝼蚁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舒大尹伯洪之任晋陵

西门晓送舒晋陵,十里冲冲闻凿冰。

邑侯生长单父邑,弹琴化行咸服膺。

民风莫讶北南异,身教始为今者称。

我歌侯听意良苦,且住槽拨朱丝绳。

田间困悴非一日,锥刀割剥动千层。

孱民不殊罝里兔,猾吏却如霜后鹰。

豪强结托相表里,机变聚集誇才能。

茧丝何曾宿杼轴,粟穗况欲栖沟塍。

煌煌列宿在霄汉,扣首昊天呼不应。

风声俗习一至此,问侯何以宽凌兢?

侯从胄监学古训,仁义楼橹身先登。

雄谈浪浪泻河汉,伟度浩浩吞鹍鹏。

力行以言拯颓俗,定奋其力支崩腾。

坐令凋瘵复完实,岂但贤劳不次升?

腐儒歌长侯勉听,无肉如陵酒如渑。

歌长意苦白日暮,忽见新月上渔罾。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送韩从事玉温之闽

韩侯魏公之子孙,传家故笏今犹存。

吏程于今重漕府,人望自昔推名门。

风帆晓趠凤洲过,铁碇夜划鲸波浑。

七闽宏开元帅府,二品欲均丞相尊。

檐团煌煌荔子叶,庭走阴阴榕树根。

迁升郎署不惮远,遄拜朝命兹承恩。

道山亭上登临日,为赋海涌玻瓈盆。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送汪秀才莹中

三十年前湖上路,君之外舅钱塘簿。

春风双鬓绿于云,岂料于今各迟暮?

迟暮相逢两相顾,出者非迂处非误。

君出才如班定远,我处心惭黄叔度。

向年边氓弄锄梃,屈君从戎曾不腐。

皇家福力九鼎固,尔民何异罝中兔?

上功幕府寂不闻,一命低徊乐其素。

参佐南安郡幕归,行李萧然只如故。

于今复理吏部铨,束书朝上阊门船。

柳条缄黄雪初霁,鸥波吹白舟当牵。

翻书蓬窗遮老眼,沽酒野店浇残年。

想见新春花欲然,君应醉倒春风前。

青云故人布百辟,黄纸除书来九天。

得官南归应过我,姑苏台东野水边。

却问朝端泰秘监,何时寄我归来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