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龚得初兄弟一同攀登惠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
首句“登山汗如濯”以汗水淋漓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登山的艰辛与热力,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接着,“清风来迎人”一句,将清风拟人化,赋予其迎接登山者的温暖与亲切感,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
“疏雨度前岭,俯见林皋新”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疏疏落落的雨水越过前方的山岭,从高处俯瞰,林间仿佛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种变换的景色不仅美化了登山的过程,也激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蹇连松径滑,荦确山屐磷”则转而描写登山途中的艰难与挑战。松树覆盖的小径因雨水变得湿滑,山路崎岖不平,山屐(登山鞋)在石头上留下痕迹,这些细节展现了登山的不易,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坚持。
“忽然凌绝顶,下视无一尘”是全诗的高潮,描述了作者终于到达山顶,俯瞰大地的壮丽景象。站在高处,世界仿佛变得纯净而宁静,一切尘嚣皆被抛诸脑后,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
“震泽浮云端,宿雾浥高旻”进一步描绘了山顶的景象,远处的湖泊在云中若隐若现,晨雾弥漫在高天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接近仙境的氛围。
最后,“嗟哉落尘网,常与俗为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虽然暂时逃离了尘世的束缚,但内心深处仍难以摆脱世俗的羁绊。这句诗既是对登山体验的总结,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流露出作者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文反思,展现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灵触动与精神升华,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