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城

北设长城陷虏尘,更来劳役武陵民。

我疑洞里栽桃者,便是当时版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司马错城》由宋代诗人陶弼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与神话,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北设长城陷虏尘”,借用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历史典故,暗指古代为了抵御外敌而进行的艰苦劳役,同时也隐含了劳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这里的“陷虏尘”既指抵御外敌的胜利,也暗喻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次句“更来劳役武陵民”,直接点明了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遭遇,他们不仅要承受修筑长城的重负,还要承担更多不必要的劳役,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后两句“我疑洞里栽桃者,便是当时版筑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桃花源故事,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想象那些在洞中种植桃树的人,或许正是当年参与筑城的劳工。这里通过将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对他们不为人知的贡献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轮回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酸与坚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19)

陶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

  • 字:商翁
  •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 生卒年:1015—1078

相关古诗词

春昼暖风薰翠幄,暑天凉气沁朱阑。

主人肝胆无猜忌,果下游人任整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其三)归云洞

洞远人言接沧海,洞幽晴始见莓苔。

天下颙颙望霖雨,岂知云入此中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秋夜露坐偶作

白云飞尚低,清露泫犹早。

风来亦依微,浊暑焉得扫?

客堂虚四楹,洒水恨枯槁。

喜兹宵漏初,露坐散襟抱。

河明带飞观,月白通驰道。

顾眄尘虑销,瓶泉谢频倒。

恨无同声人,诗义与探讨。

踟蹰拂方床,归卧梦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其三)次维得禽字韵

黄蜀葵开收宿雨,紫桑椹熟啭新禽。

看花弄水非无事,犹胜纷纷别用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