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歌

陇头水,流汤汤。

疑是洪荒万古之血泪,流向边庭流不止,遂令征戍至今。

听此心恻伤。心恻伤,心欲折,单于高台望明月。

明月台端思故乡,寒声傍耳偏呜咽。

拔刀割断胸中悲,蹲身磨洗刀头血。

刀头凝寒飞雪霜,雌雄誓向沙场决。

共道封侯骨相奇,水浑照面生猜疑。

慷慨向前去,吉凶非所知。

君不见汉家开边三万里,卫霍肤功照青史。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陇头歌》由清代诗人戴亨创作,以陇头水为引子,描绘了边疆征戍的艰辛与士兵的内心世界。诗中充满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

首句“陇头水,流汤汤”,以陇头水的流动形象地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接着,“疑是洪荒万古之血泪”一句,将水的流动与远古的血泪联系起来,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流向边庭流不止,遂令征戍至今”,点明了边疆征戍的持续性,暗示了战争的无尽和士兵的牺牲。接下来,“心恻伤,心欲折”表达了诗人对士兵内心痛苦的深切同情,而“单于高台望明月”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士兵与家乡的隔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明月台端思故乡,寒声傍耳偏呜咽”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乡之情,同时通过“鸣咽”的声音,增强了诗歌的哀愁氛围。接下来的“拔刀割断胸中悲,蹲身磨洗刀头血”表现了士兵面对痛苦时的自我解脱,以及对战争的无奈与抗争。

“刀头凝寒飞雪霜,雌雄誓向沙场决”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以及士兵们在生死边缘的誓言。最后,“共道封侯骨相奇,水浑照面生猜疑”则反映了士兵对于战功的渴望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战争对个体和家庭的巨大影响,以及士兵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一首对战争的控诉,也是一曲对士兵坚韧不屈精神的赞歌。

收录诗词(1263)

戴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陇头水

陇水汤汤,塞草茫茫。登高远眺,孤云南翔。

眷彼孤云,泣下沾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钓竿

钓竿何修修,施于东海头。

巨鳞如山岳,乘风渡洪流。岛屿深阔不可以垂钩。

沄涛荡激不可以方舟。吁嗟乎,奈之何。

或谓夜光之珠,潜于灵蛇。珊瑚木难,照耀金沙。

耸身濡首,珍宝盈车。失身不测,徒虚誇吁。

嗟乎奈之何,若木生海东,丹水发其荣。

群真上下骖鸾龙。千年如旦夕,至乐无终穷。

吾欲遇之将奚从。吁嗟乎,奈之何。

形式: 乐府曲辞

行路难

岂不知行路难,胡为乎复远适。

父母妻儿,欲留不住,泪下渫渫声悲恻。

人无贤不肖,出世皆有营。

多为饥所驱,遂使身命轻。经历山陂,人困马饥。

虎豹来狰狞,舑舕忿怒纷攫持。

此时车不得转,力不得施。

仓皇却走,道逢故识,愿借尔力,导我出危。

急言未竟,掉臂疾趋。

欲语不相及,局蹐山坳,西日将颓。

林木深黑,中不可知。秣吾马,膏吾车。

遵寻旧路,返我故时庐。返故庐兮发长歌。

人生苦行役,世路多砍砢。

归来兮归来,安义命兮守岩阿。

形式: 乐府曲辞

关山月

关山月苦,如雪如霜。照我羁人,憯憯心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