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道中

尽日驰驱不惮劳,琅琊陵谷半蓬蒿。

囊沙洲畔云初起,咒虎台前鸟自号。

莒水东归沧海阔,蒙山斜倚穆陵高。

不堪满目多遗事,马上吟馀首重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莒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

首联“尽日驰驱不惮劳,琅琊陵谷半蓬蒿”开篇即展现了一幅行旅图景,诗人不畏辛劳,整日奔波于道路之上,琅琊山的陵谷间,只见蓬蒿杂草丛生,景象荒凉,透露出一种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颔联“囊沙洲畔云初起,咒虎台前鸟自号”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在囊沙洲的岸边,云雾初生,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意;咒虎台上,鸟儿自在鸣叫,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通过云与鸟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

颈联“莒水东归沧海阔,蒙山斜倚穆陵高”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莒水向东流去,汇入辽阔的大海,而蒙山则斜倚着穆陵,显得高大雄伟。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水流的柔美与大海的壮阔,也突出了山峦的挺拔与巍峨,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画卷。

尾联“不堪满目多遗事,马上吟馀首重搔”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眼前的景象,诗人不禁回想起历史上的种种往事,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他骑马行进,吟诵之余,不禁用手搔头,表达出对过往岁月的深思与感慨。这一联以动作细节收束全诗,不仅深化了主题,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历史意识,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05)

李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岘山绝顶

岧峣大岘跨徐青,万叠奇峰翠黛凝。

山杏烟深才放蕊,碧溪春暖尚流冰。

晴云渐觉山腰起,旭日遥从海底升。

今日登临兴非浅,扪萝直上最高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登九龙山

龙山高出鲁城南,暇日登临一驻骖。

万壑声寒飞远瀑,九峰云尽蔼晴岚。

崇冈环抱先贤庙,小径斜通古佛庵。

喜有邹人孟博士,相随坐石纵清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咏白莲

石缸菡萏近春栽,朵朵含风向晓开。

青镜影中摇素彩,缘云堆里献琼杯。

灵根岂自瑶池得,仙萼应从玉井来。

最是清奇堪赏处,轻盈终不染纤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兖城西郊晚眺

鳞飙凉雨净山阿,天迥川原万象罗。

翠拥龟蒙连岱岳,碧摇洸济入淮河。

不堪客里三秋暮,况复云边一雁过。

极目西郊归路晚,马蹄行遍夕阳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