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公实还南海

梁生偃蹇谁与伦,梁生偃蹇无与伦。

为郎十月不厌意,上书乞归南海滨。

文章往往迕时好,富贵安得婴其身。

独存肝胆论交者,一一凌云作赋人。

忆昨击筑饮燕市,酒酣以往气益振。

黄金之台空嶙峋,华阳之馆谁为薪。

騊駼騄耳俱良马,剑客博徒皆俊民。

梁生徐生情最亲,宗生王生诗更新。

经过但坐歌白云,罢曲彷徨若有神。

挥毫夜夜摇星辰,襟期矫矫何能驯。

梁生此事成万古,欲别牵裳遂具陈。

罗浮之山何崔嵬,下临莽苍波涛开。

维舟跋浪长鲸出,倚杖垂天大鸟来。

北望中原寥廓哉。

飞厓坐揽百粤色,群峰黝渺行风雷。

梁生之庐搆烟雾,千寻薜荔青摧颓。

有时高咏反招隐,岩壑无人秋雨哀。

尉佗椎结本赵侠,陆贾纵横一汉才。

丈夫有道在龙蠖,还能与世相裴徊。

梁生何为终蒿莱,梁生慎勿终蒿莱。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公实还南海》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友人梁生的深情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归乡的不舍之情。

首句“梁生偃蹇谁与伦”,以“偃蹇”形容梁生的卓绝与不同凡响,表达了对其独特个性的赞赏。接着“为郎十月不厌意,上书乞归南海滨”,描述了梁生为官期间的辛劳与最终请求归乡的心愿,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章往往迕时好,富贵安得婴其身”,揭示了梁生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更显其人格高尚。接下来“独存肝胆论交者,一一凌云作赋人”,赞美了梁生真诚待人,与志同道合者共事,成就斐然。

回忆往昔,“忆昨击筑饮燕市,酒酣以往气益振”,再现了梁生与友人在燕市畅饮的豪情时刻,气氛热烈,精神振奋。然而,“黄金之台空嶙峋,华阳之馆谁为薪”,暗示了昔日辉煌不再,令人感慨。

“騊駼騄耳俱良马,剑客博徒皆俊民”,通过比喻,赞扬了梁生周围人才济济,各有所长。而“梁生徐生情最亲,宗生王生诗更新”,则点明了梁生与几位挚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在文学上的共同进步。

“经过但坐歌白云,罢曲彷徨若有神”,描绘了梁生与友人相聚时的轻松愉快,以及结束后的思绪万千。接下来“挥毫夜夜摇星辰,襟期矫矫何能驯”,进一步展示了梁生才华横溢,夜以继日地创作,其心志高远,难以约束。

“梁生此事成万古,欲别牵裳遂具陈”,表达了诗人对梁生归乡的不舍,以及希望他能将这段经历铭记于心。最后,“罗浮之山何崔嵬,下临莽苍波涛开”,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象征梁生归途的辽阔与壮美。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李攀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击鹿行

徐卿意气殊不偶,买鹿百金求其牡。

华堂燕客忽自放,醉把邯郸铁匕首。

须拟麟从帝薮游,未闻鹿触匈奴走。

高材吾党复谁过,文章矫矫驱群丑。

失日难将四海求,逐来定死诸公手。

毛洒旋疑霜雪寒,角摧更见珊瑚朽。

王郎大叫捧铜盘,接饮其血㰱以酒。

顾我前呼历下生,与君相爱为君寿。

旧时疾足今能否,安得新诗满人口。

须臾碧眼胡儿至,落砧脯腊无不有。

下箸已畏翠釜空,纤羹更出青闺妇。

众看杌上肉如陵,覆蕉尚在隍中守。

嗟乎曲士梦何久,徐卿独醒可与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元美

王生二十趋明光,是时作者不可当。

世上之名他自误,须君千载垂文章。

夙昔陆沉秋宪府,风尘惨淡尚书郎。

心知此物难再遇,片语论交燕市傍。

携手七陵朔漠色,悲风九月吹白杨。

居然宇宙见雄俊,睥睨今古神飞扬。

流俗纷纷失肝胆,那能结客声利场。

近日操觚满京洛,江河决注非其长。

家握灵珠户和璧,及逢周客皆深藏。

高才楩楠与杞梓,吾道麒麟或凤凰。

清庙遗音壮昭代,天庭火藻悬衣裳。

生也经纶斯滥觞。

混尘安取金跃冶,养锐更羞锥处囊。

伊周屈宋傥易地,钧衡艺苑俱称良。

生也为情诚彷徉。

但愿右挹击筑之荆卿,左拍接舆之楚狂。

二豪侍侧乃蜾蠃,四子讲德如蜩螗。

举觞白眼天茫茫,秋风胡为归故乡。

亦欲送生从此去,留生不住悲河梁。

彩虹千尺挂碣石,赠生千里为帆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杨山人(其一)

苕溪之水何泠泠,吴山一峰天目青。

千林万壑子云亭,从他世人还解事,白头不厌太玄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杨山人(其二)

吴门市卒能逃名,长安贵人非其情。

南山薄田春自耕,盛世为农亦足老,少年何用随诸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