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假山

何哉奇复奇,聚此照眼碧。

玲珑千百窍,突兀八九尺。

中居独尊严,傍拥互扶掖。

猊雄怒张吻,马瘦高见脊。

枯藤络岩生,老桧钻崖坼。

网湖水献宝,斧山云失宅。

飞来鹫峰峨,推开剑门剨。

狎观常解带,肃拜或呼帻。

势掩肺腑层,形标拳臂只。

浪淘犹见纹,虎爪仍存迹。

朝惟讲僧坐,夜乏将军射。

三槎非可参,一拳兹乃积。

风雷蓄深杳,花草栽狼籍。

磨堪镜功名,眠可携被席。

曲折画手知,巧妙诗家得。

陟磴披翠篁,临池扣金鲫。

林泉钓初心,渔樵盟旧癖。

空支九节杖,莫纵千仞屐。

窗窥虽眇小,意赏同弘硕。

幸忝司郡人,宁愁窃中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奇特的假山,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形态与环境的壮丽。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假山比作各种自然元素和动物的形象,如“猊雄怒张吻”、“马瘦高见脊”,以及“枯藤络岩生”、“老桧钻崖坼”,形象地描绘了假山的纹理与生长状态。

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中居独尊严,傍拥互扶掖”,既表现了假山的独立与威严,又体现了周围景物的相互依存。此外,“浪淘犹见纹,虎爪仍存迹”则强调了假山表面的自然痕迹,增添了历史感与生命力。

进一步,诗人通过“风雷蓄深杳,花草栽狼籍”描绘了假山周围的自然环境,暗示了其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而“三槎非可参,一拳兹乃积”则可能暗喻了假山的形成过程,或是对假山独特形状的赞叹。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假山的喜爱之情,无论是作为观赏的对象还是生活中的伴侣,假山都能提供丰富的体验与灵感。通过“磨堪镜功名,眠可携被席”等诗句,诗人将假山视为个人成就的映照与休息的场所,体现了其在文化与生活中的双重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假山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收录诗词(70)

杨循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都下夜集对雨

高筵启秋雨,顿尔净馀熇。

阶前渠溜走,灯下檐花落。

萧萧赞归怀,潺潺乱欢谑。

来同衔枚阵,响失巡更柝。

积阴已连朝,浮润先徵昨。

尘消目俱清,风生窗尽廓。

卑栖鸡自鸣,饿勒马方嚼。

滴成旅况愁,罚遗吟笔阁。

一笑纪新诗,趋朝明又各。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元巳见过

黍作城南酒主人,盘餐虽少意慇勤。

中年流落堪垂泪,荒里经过每借春。

久伏海乡诸念息,一逢朝士偶闻新。

兴怀及此能无感,当念休嫌叹息频。

形式: 七言律诗

东昌赠朝用同年

雪晴相访满阶泥,流水淙淙总入溪。

名黍同年虽幸甚,会从开榜巳难齐。

杯盘简俭情偏厚,器局深沈语益低。

一夜东昌城下泊,归心非缓为君羁。

形式: 七言律诗

滴露菊

花露秋香满紫苔,芳根重见一枝开。

何当移取金茎去,云表和将玉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