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知天上月,曾照几多人?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探讨了时间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不知天上月,曾照几多人?",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宇宙中月亮亘古不变的思考,以及它见证过无数人间故事的感慨。这里的“天上月”象征着永恒与不朽,而“曾照几多人?”则暗示了人类生命如同白驹过隙,短暂且有限。通过这句诗,邵谒不仅描绘了一幅月光普照的壮丽景象,更深刻地揭示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引发读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深思。
不详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东归未遂心,北去几沉吟。
把酒思乡远,投文入塞深。
晋山擎白道,汾水截青林。
想见连天雪,安知是积霖。
三十年来住子湖,二时粥饭气力粗。
无事上山走一转。试问时人会也无。
从来事非物,方便名为佛。
中下竞是非,上流始知屈。
我闻过去佛,纵横尽丈夫。
示汝真归处,千江月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