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街行.红桥饮席感少年事

峭寒剪剪风如水,又乱飐、花阴碎。

月明桥上玉阑干,曾见凭春罗袂。

好天凉月,依然昨夜,只是人憔悴。

当时何限风流地,尽赚得、销魂计。

年来对酒怕闻歌,换了疏狂身世。

分明襟上,唾花醉粉,都作今朝泪。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饮酒的场景,以峭寒的秋风和纷飞的花阴为背景,勾起了词人对往昔青春往事的回忆。"峭寒剪剪风如水,又乱飐、花阴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寒风的冷冽和花影的破碎,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月明桥上玉阑干,曾见凭春罗袂",通过明亮的月光和栏杆,唤起词人对昔日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追忆。然而,如今"好天凉月"依旧,但人事已非,词人感叹自己"只是人憔悴",表达了岁月流转带来的沧桑变化。

"当时何限风流地,尽赚得、销魂计",进一步揭示了过去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之间的对比,那些曾经的风流韵事如今只能成为回忆,令人黯然神伤。

"年来对酒怕闻歌,换了疏狂身世",词人借酒浇愁,对音乐也失去了往日的欣赏能力,反映出他的心境已变得孤寂和放纵。最后,"分明襟上,唾花醉粉,都作今朝泪",词人感慨万分,昔日的欢笑与泪水,如今都化作了今日的悲伤之泪,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词人由繁华到落寞的心路历程,情感深沉而动人。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过秦楼.后溪连雨新渌平桥一楼卧临城西陂船舫皆从几案间过晚霁见月水光花影澹然空寒有怀丁酉秋石壁山望湖台夜游流连光景动踰岁时属景不自知其词之凄异也

过雨檐花,透风窗竹,露点翠梧金井。

林梢小阁,曲枕溪流,静绿荡胸千顷。

帘捲夜近,银河秋浸天阶,水明星静。

欠追凉绮袖,一枝横玉,满身云影。

回忆处、月气湖烟,空台摇落,上下卧临清镜。

淩波弱步,湿雾香鬟,梦断数峰青回。

年事如今暗惊,燕草天荒,吴枫江冷。

但孤云远水,愁入离痕泪枕。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玉楼春

春风秋月资游计,独我尊前长费泪。

几生心苦到词人,风月只供惆怅地。

繁华故国今何世,满目山河成古事。

小楼孤烛梦回时,著枕愁来无处避。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浪淘沙慢

坠月悄,花光练结,梦绕西碛。

倒影浮杯尽绿,吹香点袖自碧。

想载雪横江浇大白。

正暝蹋、一叶苍茫,又数峰青入短篷笛,烟水弄愁色。

脉脉,旅怀仗酒能释,叹游旧零落如花雨。

孤绝寻芳客。认石屏苔屐,依稀陈迹。

眼前好景,空绕枝、百转愁肠都窄。

年事换伤春残槁,西园约、梦境顿隔。

翠禽啼、繁英满路陌。

似泪粉、乱点东风,怅恨极,清歌更有何人拍?

形式: 词牌: 浪淘沙慢

玉烛新.小春海棠,梦窗词手稿有是题,丁香结一解,江南冬燠,春卉再荂而海棠益凄丽可玩,因依梦窗题格赋之

冰绡和泪浣。又梦唤春回,绕花千转。

凤窠织就同心锦,肯为伤秋肠断。娇霞半面。

趁醉夜、珠帘重捲。

催冷艳,还照珍丛,愁凝蜡盘红短。

依依睡起西阑,怪海国狂尘,旧芳都换。

倚寒翠袖应自惜,镜里过时匀染。移春小槛。

问月地、云阶谁见。休再觅、颠嫁东风,妆成恨晚。

形式: 词牌: 玉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