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感旧

碧云薄暮,画角谁家奏。

深院火荧荧,好风轻、翠帏微皱。

冰轮徐上,无语掩屏山,金钩瘦,鲛绡透,人在银灯后。

年时小苑,良夜曾携手。

低扫淡黄蛾,漫垂垂、玉人红袖。

如今人去,门巷也依然,红桥口,香街右,一带青青柳。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怀旧的画面。"碧云薄暮",开篇即渲染出傍晚时分,天空中薄薄的云彩与昏暗的天色相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画角谁家奏",远处传来悠扬的号角声,不知来自何方,增添了时空的流转感。

"深院火荧荧,好风轻、翠帏微皱",画面转向室内,灯火微弱,轻风拂过,翠绿色的帷帐轻轻颤动,暗示着主人的心绪波动。"冰轮徐上",月亮缓缓升起,月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屏风上,"金钩瘦"和"鲛绡透"则描绘了月光的朦胧和纱帐的精致,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

"人在银灯后",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独处的情境,银灯下的人影显得孤单,引人遐想。接下来,词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年时小苑,良夜曾携手",那时他们在小园中度过甜蜜的夜晚,携手共度。

"低扫淡黄蛾,漫垂垂、玉人红袖",描绘女子低头扫地的温柔动作,以及她那如玉般洁白的衣袖,展现了昔日的温馨与亲密。然而,"如今人去",人事已非,只剩下空荡荡的门巷和红桥边的青柳,"红桥口,香街右,一带青青柳",这些景物象征着过去的痕迹和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回忆中的美好,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现实中的孤寂落寞。陈维崧的词风深情而苍凉,这首《蓦山溪·感旧》正是其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代表作之一。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感旧和柳屯田

奉诚园内小斜桥,曾记近花朝。

簸钱庭院,筑毬天气,春草绿裙腰。

而今不道心情换,飘泊堕江皋。

眼底人疏,心头事满,斜凭木兰桡。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贺新郎

天畔蚕丛路。记当日、锦城丝管,华阳士女。

一自愁云霾蜀栈,飞下桓家宣武。

有多少、花钿血污。

十万娥眉齐上马,过当年、花蕊题诗处。

葭萌驿,鹃啼苦。春宵高宴元戎府。

明月下、玉容黯淡,有人低诉。

妾本成都良家子,叹息鸾分钗股。

客亦为、泪零如雨。

掷却黄金归破镜,问德言、还识菱花否。

吾事毕,拔身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满庭芳.蜀山谒东坡书院

水拍晴桥,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飏。

打鱼放鸭,四月好年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鸣榔。

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愁春未醒.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索京少蕺山和

攀来尚隔,望处偏清。

算开到此花,阑珊春已在长亭。

滴粉搓酥,小红墙角倍分明。

年年此际,笼归马上,递遍春城。

昨岁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挨筝。

怅新来、梁间燕去,往事星星。

只有邻花,依依不作路旁情。

夜深难睡,缤纷花影,筛满空庭。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