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驿中

前年济上氛祲起,鸿雁哀鸣渡淮水。

淮水东流不复还,故乡门巷生荆杞。

君王诏出未央宫,逃亡尽照光明中。

太仓缗钱十六万,御史新乘碧玉骢。

今年山东旱仍剧,六月不雨炎威赫。

何草不黄人不将,路入齐东土尤赤。

为问流移归不归,秋气飒飒黄尘飞。

毒霾翻风白日动,螟蝗鼓翼天蔽亏。

雨师田祖竟何许,捕蝗蝗集纷如雨。

野老白言富□翁,往年粟米忧红腐。

资粮尽饱螟蝗腹,儿女满□空环堵。

有儿索饭啼门东,有女含饥事丝缕。

西邻卖男更鬻女,饥年那得守乡土。

我行炎酷遍荒□,东蒸扶桑干欲枯。

驱车历尽逃亡屋,安得一上监门图。

餐钱空愧守津吏,与奴脱粟马青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山东地区因干旱引发的饥荒和逃亡景象,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灾民的悲惨境遇,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极端选择。

首句“前年济上氛祲起”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暗示了之前已经有过灾难,为后续描述的饥荒和逃亡埋下伏笔。接着,“淮水东流不复还,故乡门巷生荆杞”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灾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故乡变得荒凉,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君王诏出未央宫,逃亡尽照光明中”一句,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在灾难面前,即使是最高权力也无法解决底层人民的困境,逃亡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接下来,“太仓缗钱十六万,御史新乘碧玉骢”两句,通过朝廷的赈灾行动,反衬出救灾资源的有限,以及其对广大受灾民众的帮助微乎其微。

“今年山东旱仍剧,六月不雨炎威赫”直接点明了当前的灾情,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严重性。“何草不黄人不将,路入齐东土尤赤”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土地龟裂、植被枯萎的景象,以及人们在烈日下的艰难求生。

“为问流移归不归,秋气飒飒黄尘飞”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毒霾、螟蝗等自然灾害的肆虐,以及雨神和田神的缺席,揭示了灾民面临的多重困难。

“雨师田祖竟何许,捕蝗蝗集纷如雨”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无奈和对神灵的呼唤,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野老白言富□翁,往年粟米忧红腐”通过对比往年和现在的状况,突出了灾情的严重性和持续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灾民生活的细腻描绘,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光辉。诗人不仅关注了灾民的物质困境,也表达了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同情和敬意,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江

杨子奔腾到京口,惊雷激电更东走。

金山嵂兀砥洪流,铁瓮层城大如斗。

我来击楫大江滨,江边秋气正宜人。

喷薄颇快风涛壮,搪突那怕阳侯嗔。

江潭落日波浪涌,白浪撼山山欲动。

中流金碧纷参错,林木交翳何蒙茸。

危峦怪石江之中,何峰寺西何者东。

奇形异状怵心目,镵凿徒费鬼神功。

江上秋涛吼秋浦,江势凭陵杂风雨。

千顷奔崩虎豹蹲,万峰倒蹴蛟龙怒。

须臾雨霁风浪平,江天漠漠桂棹轻。

海门天末暮云尽,北固楼前秋水生。

秋水东流不肯住,扁舟破浪乘潮去。

半帘明月半床书,空见江云满江树。

形式: 古风

盆莲

新荷吐芬葩,庭阶何袅袅。

芳华忽在兹,托根亦不恶。

的皪鲛珠碎复圆,轻盈翠盖欹还弱。

云是太华玉井来,一朵雨朵相当开。

主人散帙遥怜汝,巡檐索酒屡徘徊。

湖上采莲兰作楫,种得纤柯才几叶。

红英照日故亭亭,绿茎著水长帖帖。

英红茎绿自菁葱,把酒相看意不穷。

疏影偏翻当砌月,轻香时引隔帘风。

与君容与长如此,濯淖污泥真不滓。

忽对故人思故乡,罗浮玉女郁相望,白莲池上竞芬芳。

花潭叶屿年年在,披为裯兮缉为裳。

形式: 古风

孔封君

先生昂藏海鹤姿,家傍长房石墨池。

丹经绿帙启真词,鍊形服饵紫桂枝。

句曲金门玉板墀,参天兰桂纷葳蕤。

阶前玉树谁白眉,有客天禄夜燃藜。

宫锦襕斑彩服嬉,金茎一勺甘如饴。

沆瀣还添四蕊卮,排烟夭矫欢相持。

朝游帝阙暮江蓠,骑乘云气驾虬螭。

天门郁蔼乐无期,顾纡阳辔日东驰。

形式: 古风

刘母曹夫人从夫任之滇舟次武昌金口驿群鹬冠袭之语逼母母惧不免投江死令子铨部君疏闻赐棹楔旌焉夫人有子三人伯季皆举孝廉仲即铨部也

若有人兮汉之滨,纫兰蕙兮折芳馨。

遭险屯兮昼晦暝,猿秋啾兮狖夜鸣。

誓九死兮捐所生,水横波兮魂冥冥。

烈皎日兮薄高旻,乘白鼋兮雌霓旌。

要巫咸兮侣湘灵,心悇憛兮何已。

清且泚兮湘水,帝宠嘉兮翟珥。

赐棹楔兮故里,荐江蓠兮与沅芷。

夫人幸有兮美子,千秋百祀兮永不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