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江南

一声晓唱杏花担。宝镜正开函。

水如碧玉山如黛,这风景、只有江南。

六代风流,不言金粉,此味少人谙。

篾篷小艇破晴蓝。嘉客可清谈。

诗筒茗碗高僧伴,白司马、仍是青衫。

何处清歌,发声袅袅,恍惚旧何戡。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鉴赏

这首《一丛花·江南》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

“一声晓唱杏花担”,清晨的第一声啼鸣,伴随着挑着杏花担子的行者,唤醒了宁静的江南早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预示着生活的活力与希望。

“宝镜正开函”,比喻江南如同镶嵌在山水间的宝镜,映照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这里的“函”可能指的是包裹或盒子,形象地表达了江南景色的珍贵与独特。

“水如碧玉山如黛”,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清澈的江水比作碧绿的玉石,将连绵的山脉比作深邃的黛色,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纯净与壮丽。

“六代风流,不言金粉,此味少人谙”,提到了江南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六朝时期的繁华与风雅,但又不局限于物质的奢华,而是强调了精神层面的高雅与韵味,暗示了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篾篷小艇破晴蓝”,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小舟穿梭于蓝天碧水之间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由的气息。

“嘉客可清谈”,邀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样的美景中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体现了文人墨客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筒茗碗高僧伴,白司马、仍是青衫”,这里借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认同与追求。

“何处清歌,发声袅袅,恍惚旧何戡”,最后以清歌作为收尾,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氛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363)

曾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丛花

一窗紫翠剪玻璃。天气正晴曦。

回廊小阁人如画,行还坐、花影参差。

比似苏台,风光尽好,惟是欠西施。

中亭绿酒又盈卮。说饼有良师。

水晶帘动微风起,看双燕、下上高枝。

谁道一年,春光九十,又过海棠时。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鹦鹉曲.题江头

江南断续多洲渚。閒云閒树无重数。

藕花丛里玉人来,玉管金箫烟雨。

画船维系难留住。江上落花飞絮。

本来公子是无肠,更说甚、断肠草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鹦鹉曲.题玉关杨柳图

玉关杨柳春风度。征夫莫被閒人误。

湖湘子弟满天山,处处英雄儿女。

枝头杜宇彻宵啼,说道不如归去。

将军犹指戍楼烟,此是我、菟裘老处。

形式: 词牌: 鹦鹉曲

雪狮儿.花寒

唤人温酒,银屏密坐,围炉犹爇。

共道春来,屈指已经连月。狂情未歇。

郁万绪、待何人说。浓云满,杜鹃休更,伤春啼血。

又是花寒时节。看清明到了,雨还兼雪。

种豆南山,只怕冻残萌蘖。东风信谲。

忽早旭、纱窗晴热。曲槛外、万点海棠如缬。

形式: 词牌: 雪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