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礼大鉴禅师塔

宝林天外指黄梅,花发菩提五叶开。

祖法云何便南去,新州元自具西来。

山间逐猎人终散,钵里降龙蜕已灰。

闻道此心无所住,愿随溪水日潆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子升所作,题为《曹溪礼大鉴禅师塔》。诗中以对大鉴禅师的追思与景仰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象和禅宗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对禅悟境界的深刻理解。

首联“宝林天外指黄梅,花发菩提五叶开”以“宝林”象征禅师的道场,以“黄梅”暗喻禅宗的传承,描绘出禅师在远离尘嚣的宝林中,如同黄梅开花般地传授佛法,开启众生智慧之门的情景。

颔联“祖法云何便南去,新州元自具西来”运用了禅宗中的“祖法”概念,表达了禅师传承佛法,跨越地域界限,将东方的禅法传播到西方,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普适性。

颈联“山间逐猎人终散,钵里降龙蜕已灰”以山间追逐猎人的故事隐喻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最终都归于平静;而“钵里降龙蜕已灰”则象征着禅师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达到心灵的升华与解脱,如同龙蜕一般,从凡尘中解脱出来。

尾联“闻道此心无所住,愿随溪水日潆洄”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仰之情,认为禅师的心境达到了无住的状态,即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如同溪水般自由流动。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也能像溪水一样,每日都能有所感悟与成长,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禅宗典故的描绘,展现了对禅悟境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禅师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楼

万山深入且登楼,萧散看春不断愁。

朝雨疏烟摇大壑,夕阳空影纳神州。

七哀诗思无刘表,十赉文心有敬游。

今日风光仍汉腊,白云多处任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早春梦游罗浮

葛令安期几岁年,梦魂春上曜真天。

白云影入飞泉碎,沧海波涵赤日圆。

竹叶成符丹自转,梧花栖凤色相鲜。

如何识路归来遽,身在齐州九点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始安寻颜延年故迹

延年错彩归风雅,体降元嘉自尔时。

曲水屡承三月诏,竹林惟缀五君诗。

怀人定向浔阳醉,从宦那因汨渚悲。

缓唱椅梧高凤句,桂林秋净月离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之清远

负郭田空客已逋,登舟袁虎漫佣租。

门前小试双文履,江上轻浮五石瓠。

帆挂三江凉雨急,寺残中宿远烟孤。

潮声到枕闻吹笛,为谱清愁寄二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