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出城

温饱能消底,奔忙自作痴。

平生脚已茧,今日鬓将丝。

山刻霜馀骨,梅临水底枝。

只嫌长落莫,不道许幽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温饱能满足时,忙碌仿佛成了傻
一生奔波劳碌,如今两鬓已斑白
山石刻下霜痕,梅花倒映在水中
只遗憾时光匆匆,不觉其中的奇妙

注释

温饱: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消底:消除内心不安。
奔忙:忙碌不停。
自作痴:自己感觉像是傻子一样。
平生:一生。
脚已茧:双脚磨出了老茧。
鬓将丝:两鬓开始出现白发。
山刻:山石上的痕迹。
霜馀骨:经受过霜冻的骨头。
梅临水底枝:梅花倒映在水面之下。
嫌长落:遗憾时光流逝。
莫:不要。
道:察觉。
许幽奇:许多奇妙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岁末离城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温饱能消底,奔忙自作痴”表达了人到老年,物质上的温饱已足以满足,过去的忙碌劳累也随之变得可笑。接下来的“平生脚已茧,今日鬓将丝”则写出了岁月留给身体的痕迹和头发的斑白,显示出时间对人生的刻画。

“山刻霜馀骨,梅临水底枝”这两句通过山间霜冻和梅花临近水边的景象,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在冬日的萧瑟与孤寂,暗示着岁末时光的凛冷感。

最后“只嫌长落莫,不道许幽奇”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长度的无奈,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接受。诗人似乎并不强求多么非凡或传奇的一生,只是顺其自然地接受着岁月带来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感受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老年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惠泉分茶示正孚长老

寒泓不到十馀年,老眼重看意惘然。

漱裂苍崖玉龙口,堕成清镜雪花天。

须烦佛界三昧手,拈出茶经第二泉。

珍重赞公惊久别,且谈诗句未谈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普明寺见梅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景灵宫闻子规

今年未有子规声,忽向宫中树上鸣。

告诉落花春不管,裴回晓月恨难平。

斜风细雨又三月,柳絮浮云空一生。

岂不怀归归未得,倩渠传语故园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晴后雪冻

负暄尚觉日无功,炙手仍愁火失红。

本是雪前风作雪,却缘雪后雪生风。

四郊冻合如相约,七日晴来不肯融。

旧说醉乡堪避暑,避寒也合此乡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