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岳所作的《华山》。诗中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以及其在自然界的独特地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华山的地理特征、气象变化和人文景观,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五岳俱名镇,无如泰华雄”点明华山在中国五大名山中的卓越地位。接着,“昆崙分一脉,迤逦障关东”描述了华山作为昆仑山脉延伸的一部分,阻挡着东方的边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峰势连西极,河流径北戎”,山峰绵延至遥远的西方,河流穿越北方的边疆。
“蜿蜒蟠厚地,兀突倚层穹”则形象地展示了华山的蜿蜒起伏,仿佛盘踞在大地之上,直插云霄。接下来的“日月从升降,乾坤并始终”表达了华山与天地日月的紧密联系,象征着永恒与循环。
“四时殊景象,一气混鸿濛”描绘了华山四季变换的美景,以及其与宇宙万物的和谐共生。诗人继续赞美华山的自然之美:“秀结阴阳会,奇成造化功”,强调了华山在自然界中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量。
“虚明凌雁宕,缥缈出崆峒”将华山与著名的雁宕山、崆峒山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其非凡之处。接下来的“青壁疑无路,瑶华别有宫”则描绘了华山险峻的山壁和神秘的宫殿,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云梯联断堑,铁锁下虚空”展示了登山者的艰难与勇敢,以及华山的险峻与神秘。最后,“玉井人谁到,云台兴未穷”表达了对华山深处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华山的自然风光,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郑岳成功地将华山的壮丽与精神内涵展现给读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