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的《送黎君选同龙友北上》组诗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莫小蓬弧射五云”,以蓬弧(蓬草的茎)射向五彩祥云的形象,寓意着对友人远行的祝福与期待,希望他能像箭一般直冲云霄,达到理想的彼岸。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友情和期望寄托于自然景象之中,显得既浪漫又深沉。
次句“百年麋鹿岂堪群”,通过比喻,将人世间的百年时光比作麋鹿难以融入的群体生活,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独自行走于世间的感慨。麋鹿通常被视为孤独而自由的动物,此处借以表达对友人独立性格的欣赏和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反思。
第三句“长安大有同游兴”,提到长安,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暗含了对友人未来在繁华都市中可能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的预想。同时,“同游兴”三字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一句“无那花时独忆君”,则直接抒发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在花开的季节里,诗人独自回忆起与友人的相聚时光,表达了深深的眷恋和不舍。这一句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展现了友情的深刻与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之痛的细腻描绘,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