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和徐魏叔见寄三绝(其二)》。诗中,诗人以纨裤(富贵人家子弟)和梁园金谷的典故,暗示了奢华生活的虚幻与短促。"纨裤何尝不误身"表达了对过度享乐可能导致人生误入歧途的警示,纨裤代表富贵子弟,误身则意味着因奢侈而迷失自我。接下来的"梁园金谷草长春",通过梁园和金谷园的典故,描绘了豪华园林的景象,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繁华背后时光易逝,春草长青,寓意世事无常。
"送将重锦齐三十"进一步深化了这个主题,以三十匹厚重的锦缎作为象征,寓意着富贵生活的物质堆砌,然而这种奢华并不能长久,如同流水般消逝。最后的"笑杀生刍一束人"则以对比的方式,嘲笑那些只知追求微薄生计的人,他们虽然贫寒,却能坚守本分,生活简单,反而比那些奢华者更显得明智。
整首诗通过寓言和典故,批评了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提倡节俭和知足,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