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时雨布甘泽,芃芃黍苗兴。

涣然纾民忧,匪惟散郁蒸。

阴阳运元化,饥寒仰岁登。

露坐息槐影,皎皎凉月升。

清风动修竹,旷野多流萤。

零露沾我衣,仰见高天澄。

络纬鸣不休,虫飞复薨薨。

顾匪漆园吏,幽梦同化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与祥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首句“时雨布甘泽”,点明了雨水的适时降临,滋润了大地,为万物带来了生机。接着“芃芃黍苗兴”描绘了雨后黍苗茁壮生长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涣然纾民忧,匪惟散郁蒸”两句,表达了雨水不仅解除了干旱之苦,也缓解了人民的忧虑,不仅消散了内心的压抑,更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阴阳运元化,饥寒仰岁登”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循环,暗示着通过自然的规律,人们可以克服困难,期待丰收的到来。

“露坐息槐影,皎皎凉月升”描绘了诗人静坐于槐树下,欣赏着明亮的月亮升起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清风动修竹,旷野多流萤”通过清风拂过修长的竹林,以及旷野中闪烁的萤火虫,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

“零露沾我衣,仰见高天澄”写出了诗人感受到露水轻轻沾湿衣裳,抬头望向清澈的夜空,表达了对大自然纯净之美的赞叹。

最后,“络纬鸣不休,虫飞复薨薨”描绘了络纬(纺织娘)持续不断的鸣叫,以及昆虫在空中飞翔的声音,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感。

“顾匪漆园吏,幽梦同化冥”则是诗人自谦并非庄子那样的哲学家,但在这宁静的夜晚,仿佛与自然界的生灵一同进入了深邃的梦境,体验着宇宙的奥秘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池上纳凉

展席临方池,垂杨散绿阴。

清风飒然至,骄阳赫流金。

竹光摇翠羽,荷气薰葛襟。

黄鸟何处来,交交弄好音。

虽非采真游,已无尘俗侵。

平生厌喧嚣,始得谐素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骤暑

端居适烦燠,策杖散幽襟。

逍遥池上行,爱此嘉树林。

游鳞泳微波,黄鸟遗好音。

遥睇高原绿,欣然谐夙心。

疏雨忽飘洒,浮云生夕阴。

坐来屏明烛,空对窗间琴。

陶然即枕席,焉知古与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暑雨过晚凉蝉声落叶宛有秋意

时雨阴复霁,渐觉暑气消。

野色将欲秋,蝉声迥萧条。

白发非故吾,黄叶下今朝。

老怀空浩荡,往事若惊飙。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外江老人诗

外江有山人,幽居枕湖堧。

青山日对门,山下有良田。

问其岁几何,屈指殆百年。

老妻寿更过,方瞳神烱然。

草屋八九间,儿孙列曾玄。

湖中种荷芰,园内收木绵。

桑麻绿野布,榆柳清阴连。

取筱日缚帚,网鱼时得钱。

见客礼数简,鬖鬖雪垂肩。

葛衣偶一披,旋复竹上悬。

须臾出新茗,洗盏向客传。

呼儿具盘飧,粲粲锦鳞鲜。

劝客加飧饭,语俚意甚虔。

问客居何处,客云渐岭边。

渐岭我尝到,岁月知几迁。

城市多人事,山中常晏眠。

不识府与司,但愿邑令贤。

前年赐束帛,稽首戴尧天。

欲效康衢歌,山野无诗篇。

松间吠乳犬,草际卧乌犍。

鸡栖日将暮,暝色起苍烟。

山头月华白,夕露凉涓涓。

颓然即衾枕,翛翛若蜕蝉。

我闻客此语,泠然身欲翾。

乃知寂寞滨,有此长年仙。

何必烟霞外,去问桃花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