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郎中瞻云卷

南望乌石山,白云何悠悠。

下有仙人居,玉宇对琼楼。

开笼纵白鹤,凿沼盘苍虬。

楼前树茏葱,结实长千秋。

仙人不下堂,白发初蒙头。

养雏能冲霄,一一动宸旒。

衔来五色书,闪烁银垂钩。

大雏奋四海,健翮横九州。

小雏鸣朝阳,逸响和鸣球。

仰窥白云飞,怅然念远游。

开轩列屏素,遍与良工谋。

图兹一寸心,聊以纾百忧。

南山突兀起,海水东南流。

长松耸孤翠,阴壑风飕飕。

王母开瑶池,旨酒复嘉羞。

紫气浮霞觞,宴集多仙俦。

酒酣迭称寿,屈指不计周。

笑指海上山,消摇发清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乌石山上的仙居生活与自然景观。首句“南望乌石山,白云何悠悠”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飘渺的世界,随后诗人描绘了仙居的环境——玉宇琼楼、白鹤苍虬、葱郁树木,以及仙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白鹤冲霄、雏鹤展翅等细节,不仅展现了仙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仙人的超凡脱俗。

接下来的段落进一步展开仙境的壮丽景象,如“大雏奋四海,健翮横九州”,展现了仙鹤的雄伟与自由,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寓意——超越世俗、追求高远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通过描绘仙人与白鹤的互动,以及仙居内外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

最后,诗人在仙境的宴饮场景中收尾,通过王母开瑶池、旨酒佳肴、紫气霞觞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奢华与神秘。整个诗篇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仙界之妙,更蕴含了对自由、高远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世界的憧憬与寄托。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麦

步出城东门,微径南迤逦。

骋马历磊确,春光何靡靡。

苏紫及蓝黄,琐细不足指。

引睇耒耜外,麰麦方薿薿。

晴浪浅不扬,颓云互偃倚。

惊乌蓦然飞,翠色堕欲起。

万旗森摩戛,力与东风抵。

苞桑系高畛,宛若大将垒。

冯虚纵遐瞩,诗兴勃填委。

朝霞餐未餍,清飔历牙齿。

马上揖农夫,愿言涤两耳。

年来有司良,民得展四体。

去冬雪何厚,膏泽尚漫瀰。

朝夕时雨降,足食良可拟。

感兹刍荛言,志动气亦喜。

挥鞭聊一吟,慷慨殊未己。

形式: 古风

月夜同诸友归自徐村

驱马临高台,月色莹如镜。

众星吐寒芒,东方横斗柄。

宇定光自发,林深鸟相庆。

驴思栈豆鸣,人有归风咏。

吾曹际明时,为道俱希圣。

贫同一瓢颜,贵比万钟孟。

所重在操存,原思果非病。

譬彼道边木,枝柯何枯硬。

白日发荣华,春条渐繁盛。

吁嗟枯易荣,岂不由正性。

飞云无长停,流电无久映。

今我不驰驱,岁月忽欲竟。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田居

五月麦风清,新蝉占高柳。

缓行向南阡,延望亦已久。

露气濡我裳,枯芒森触手。

遗禾资贫窭,岂独利寡妇。

缅思先王时,世道何忠厚。

老死民不流,官长鲜迎走。

终岁庸数朝,方田给十口。

庖厨虽未丰,鸡豚养黄耇。

一自浇伪滋,此言遂成否。

甔石犹不盈,焉知肉与酒。

世降苟如兹,吾于尔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马汝砺次韵

岁事如流星,奄忽迫迟暮。

甫爱槐阴庭,旋看蓼花渡。

西风撼秋色,况值连夜雨。

瑶琴不成调,檐溜下如注。

缅怀同心人,自昔无藏怒。

芝兰许深入,蓬藋赖持护。

邻芳得屡接,家善本多祚。

壮如百堵干,足以保颠仆。

廉如千顷波,所志在清素。

文如布帛衣,不但形月露。

直绳置我旁,曲木岂回互。

宝鉴悬我前,清辉照门户。

君去我悬榻,我来君倒屦。

汉禁柳色稠,吟情屡相付。

胶漆方谓坚,萍梗乃有数。

我归莱子衣,君徙庐江路。

离合奚足云,穷通理其固。

不见闾阎人,隆寒出无裤。

眷彼贵介子,裘狐仍舞鹭。

托身穹壤间,何异草与树。

溪涧自谓清,潢潦岂知污。

娟娟如花人,耻逢东邻妪。

宁知众物情,长短无定度。

运改王孙饥,时来奴台饫。

此事难重陈,君子道以助。

不须叩禅关,万想劳顿悟。

静闻发天籁,浩荡如大頀。

君能久此安,胡为不兴慕。

况乃椿庭翁,耆儒德犹孺。

包荒门下士,发愤肆倾吐。

谁嗤吾赠言,祗以道旧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