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芎林庄晚归即景

人影西斜暮色微,萧条满目思依依。

漫空云作糊涂态,撼树风施跋扈威。

岭背林喧寒鹊噪,溪头水急晚潮归。

回途倍觉阴霾甚,山市家家昼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九芎林庄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联“人影西斜暮色微,萧条满目思依依”以夕阳西下为背景,人影渐长,暮色轻轻笼罩,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接着,“萧条满目思依依”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仿佛在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对过往的怀念。

颔联“漫空云作糊涂态,撼树风施跋扈威”则转向对天空与风的描写。云彩在空中随意变化,仿佛无序而混沌,而风则肆意摇动着树木,展现出一种强权与野蛮的力量感。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对比,暗示了社会中权力与秩序的冲突与混乱。

颈联“岭背林喧寒鹊噪,溪头水急晚潮归”转而描绘山岭与溪流的景象。山岭背后,树林中传来寒鸦的叫声,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溪流边,水流湍急,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紧迫与不可逆转。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情感氛围。

尾联“回途倍觉阴霾甚,山市家家昼掩扉”则是诗人归途所见,阴霾更甚,仿佛预示着前方的路途充满未知与挑战。山市中,家家户户白天紧闭门户,既是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防御,也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不安与警惕。这一联不仅深化了主题,还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思与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与反省。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情感张力,是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二坪道中遇大风

冲寒惟疾走,闭口似衔枚。

飞土扬天起,狂风捲地来。

雁行低复断,猿啸急尤哀。

小憩茅亭下,相看面欲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咸水港归途口号

乾坤俄顷幻,明晦霎时中。

日色当头没,涛声裂耳雄。

冻云凝一水,寒雨滞层空。

行客龙钟甚,迟迟似老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冒雨过隙溪庄

仆马行来急,冲寒过小溪。

酒家茅屋里,樵径竹桥西。

冻犬倚炉卧,昏鸦绕树啼。

风威狂似虎,捲起陌尘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残腊苦雨

急景萧条腊欲残,那堪阴雨复潸潸。

羁栖旅宦愁家远,负戴□氓恨力孱。

无计送穷凭鬼恋,有台避债任人讪。

自从水患成凶岁,菜色鹑衣满市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