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史馆资政木石尤公三首(其二)

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

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翻译

虽然他权倾两府,但最终未能善始善终。
他的密谋策划大多以失败告终,历史记录了他的失败。
奸佞之人能离间君主的信任,但历史终将给予公正的审判。
令人叹息的是,崇敬儒学的时代已过,申公这样的贤者不再朝廷中任职。

注释

虽:尽管。
云:说。
钩:牵制。
二府:指朝廷的尚书省和门下省。
终:最终。
未:没有。
到头:善始善终。
密勿:秘密而忙碌。
多:大多。
中:在。
赤:红色,比喻失败或不成功。
淹留:长久停留,这里指留下不良记录。
汗青:古代用竹简写字,汗青代指史书。
谗:谗言。
能:能够。
离:分离。
主眷:君主的宠爱。
史:历史。
天刑:上天的惩罚,意指公正的历史评价。
太息:叹息。
崇儒世:崇尚儒学的时代。
申公:申公,古代儒家学者,此处泛指贤者。
不在廷:不在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政治隐喻和个人情感的诗歌。开篇“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表现了作者对某种权力或消息传达的无奈和渴望,但却始终无法亲耳听到。这可能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委婉批评,表明信息被严格控制,而作为知识分子或官员的诗人,对此感到无比苦恼。

接下来的“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似乎是在描述一场紧急或危机的情况,但具体是什么事件并不明确。这可能是诗人对某种灾难或危险的隐喻,或者是对个人处境的一种写照。

“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则直接指向了朝政中的奸臣和不公正的法律。这里的“谗能离主眷”暗示着权谋之人离间君臣关系,而“史果有天刑”则表明历史上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最终受到惩罚。这两句充满了对正义与公理的渴望。

最后,“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中诗人发出深深的叹息,对先贤后进的儒家文化表示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的时代和人物的遗憾。这里的“申公”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其不在朝廷,意味着正直之士的缺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它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在面对权力斗争和社会变革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挽史馆资政木石尤公三首(其一)

往年群玉顶,典领偶然同。

我去如廷秀,君来似放翁。

周聃驾牛出,鲁叟感麟逢。

纵有招魂些,谁为寄浙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挽叶夫人

年与藁砧齐,来嫔自始笄。

典刑丞相子,礼法大夫妻。

怪鵩惊频集,离鸾忍只栖。

伤心衾含等,犹是嫁时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挽叶寺丞二首(其二)

何待台倾曲沼平,昨朝户牖上丹青。

寒花自拆侍中圃,劫火犹存太祝厅。

托绍遗言那忍负,哭怜哀挽不堪听。

空令雪鬓龙钟叟,秉笔来书宰上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挽叶寺丞二首(其一)

少日思乘博望槎,中年归种邵平瓜。

力辞骠骑安祠廪,因忤弘羊失使华。

互市贾胡共香火,专城战地再桑麻。

可怜送老茅山观,空费君王拊髀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