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参政景衡考绩还福建

恭命佐南服,缅临山海区。

旬宣尽臣职,夙夜忘其劬。

恻恻轸民隐,宛宛运良谟。

明如孤月悬,温如春阳舒。

八州谅闳远,惠化罔不敷。

行身著表率,下者无侵渔。

千里亘弦歌,遐迩皆晏如。

考绩属兹岁,整驾趋皇都。

峨峨双龙阙,彤闱焕金铺。

剑佩森九陛,朱衣肃来趋。

拜辞遽徂征,言归即脩途。

相送国南门,何以赠离居。

宦成古所戒,善始贵无渝。

期君永终誉,庶贻青简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为送别参政杨景衡回福建而作。诗中描绘了杨景衡在南方任职期间的勤勉与德政,以及他离开时的庄重与不舍。

首句“恭命佐南服,缅临山海区”点出杨景衡被委任于南方重任,面对辽阔的山海区域。接着“旬宣尽臣职,夙夜忘其劬”赞扬他在任期内尽心尽力,日夜辛劳,没有片刻休息。诗人通过“恻恻轸民隐,宛宛运良谟”表达了对杨景衡体恤百姓疾苦、施行善政的赞赏。

“明如孤月悬,温如春阳舒”运用比喻,形容杨景衡的政绩如同明亮的月亮高悬,温暖如同春天的阳光洒落,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政绩的光明与温暖。接下来“八州谅闳远,惠化罔不敷”进一步强调了杨景衡治理范围之广及施政效果之深。

“行身著表率,下者无侵渔”称赞杨景衡自身行为正直,为官清廉,对下属严格要求,不滥用职权。最后“千里亘弦歌,遐迩皆晏如”描述了杨景衡离任后,其政绩仍被广泛传颂,各地人民生活安宁。

“考绩属兹岁,整驾趋皇都”表明杨景衡在任期结束时,将返回京城接受考核。“峨峨双龙阙,彤闱焕金铺”描绘了京城的壮丽景象,预示着杨景衡即将进入新的政治舞台。“剑佩森九陛,朱衣肃来趋”则展示了朝廷官员对杨景衡的尊重与期待。

“拜辞遽徂征,言归即脩途”表达了杨景衡离开时的匆忙与不舍,以及他即将踏上归程的心情。“相送国南门,何以赠离居”则是诗人对如何表达离别之情的思考,暗示了对杨景衡的深厚情谊。

“宦成古所戒,善始贵无渝”提醒杨景衡在仕途上应谨慎行事,开始时的好意要始终如一。“期君永终誉,庶贻青简书”表达了对杨景衡长期保持良好声誉的期望,并希望他的事迹能被历史记载。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杨景衡的政绩与品德,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赋得快阁送曾日章使安南

朝日丽金闺,赪霞焕彤庭。

拜辞出君门,岁暮万里行。

行指古交州,南云杳冥冥。

骏马向风嘶,翩翩逐行旌。

遥经彭蠡泽,还过西昌城。

杰阁何巍巍,弭节一来登。

章水朝宗去,三山如秣陵。

思忆双龙阙,北望心怦怦。

怀远由圣君,宣德命九卿。

载驰实臣职,岂敢稽王程。

伊昔黄太史,遗祠并南楹。

且复礼前脩,感激慕忠贞。

逝矣慎树立,千春齐鸿名。

形式: 古风

送吴寺丞归滁州

白露下梧桐,秋风激砧杵。

策马出都城,扬舲越江浦。

朋游皆伫立,望望滁阳路。

昨晤恨已迟,晨别嗟何遽。

念君将门子,恬澹如韦布。

文藻发篇章,游情在毫素。

前者抚茕嫠,攀辕惜其去。

归来官太仆,优游九卿副。

三载畜蕃息,考绩腾令誉。

琅琊山水清,周游昔已屡。

归心复遄飞,斯须不相顾。

安得往从之,一写予所慕。

形式: 古风

送邹尚友赴澧川

新春散寒冱,旭日明江浦。

浦树净亭亭,犹含夜来雨。

远客促行迈,故人皆出祖。

初来自西川,遄征溯南楚。

离别即须臾,晤言方几许。

圣朝悯茕嫠,简贤需召杜。

恺悌终荐达,承流寄绥抚。

澧水出涔阳,东连洞庭渚。

其俗本惇朴,其民素贫窭。

竭力供县官,何尝厌勤苦。

兹晨望贤牧,蚤暮急延伫。

行矣敷仁恩,殚心副当宁。

形式: 古风

赠王行敏

芙蓉丽晨旭,粲烂云锦垂。

采折欲有赠,徘徊增离思。

嘉晤讵几日,星言复南驰。

滔滔逝长驶,流光奄如之。

念子昆山秀,皎皎瑚琏姿。

终当膺荐达,磨琢贵及时。

高斋面山水,卉木含华滋。

栖迟固适意,静脩谅所宜。

勉哉慎树立,以副平生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