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雪谷早行》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冬日清晨在雪谷中行进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清冷之美。
首句“积雪拥柴门”,以“积雪”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冬日早晨的雪景,柴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接着“行人稍出村”,随着晨光的逐渐明亮,村庄中的人们开始活动起来,打破了雪谷的寂静,但这种活动依然保持着一种温和与和谐。
“溪头或遇虎,木末不闻猿。”这两句则通过“或遇虎”的假设和“不闻猿”的描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与自然的和谐。老虎虽未真正出现,却暗示了雪谷中的野性与未知;而猿猴的沉默,则与前文的“行人”形成对比,凸显了清晨的宁静与祥和。
“接栈回山阁,支桥就树根。”这两句描绘了行人在蜿蜒曲折的山路间穿行,栈道与桥梁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展示了行进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
“驱车上重坂,回首见朝暾。”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的行动作为结尾,驾车向上坡前进,回望时只见初升的太阳,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这一场景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敬畏。
整体而言,《雪谷早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清晨雪谷的独特风貌,以及行者在自然中的感受与思考,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冬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