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乔木句溪边,秋光几曲连。
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
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
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弟良臣归宣城》,描绘了秋天溪边乔木下的离别场景。首句“乔木句溪边”展现了送别的地点,环境清幽,乔木依依,似乎在低语着离愁。"秋光几曲连"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弯曲的小路延伸至远方,与秋色交织,寓含着深深的离情。
"将归三亩宅,远寄下江船"表达了弟弟即将回到故乡的家园,而诗人只能目送他乘船离去,此情此景充满了离别的不舍。"伴尔唯征雁,悲余有暮蝉"借景抒情,大雁南飞和傍晚的蝉鸣都成为诗人寄托哀思的对象。
最后两句“亲朋如见问,贫外似当年”,诗人告诉弟弟,如果亲友询问他的近况,除了生活的贫困,其他方面依然保持当年的风貌,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出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诗人对弟弟子侄的关怀和期望。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夹河为郡不如古,江北江南作冗官。
须记长传一经训,虽贫莫改饮瓢欢。
历阳况与吾庐近,春谷休言问膳难。
此日停舟聊举酌,明当水驿自加餐。
忽作五年别,相逢双鬓疏。
不知从此去,当见复何如。
公秫时为酒,晨庖日有鱼。
沛谯风物美,聊以乐琴书。
聊为楚客唱,一送淮南行。
出汴远心喜,移舟孤岫横。
危帆将进浦,寒雾不分城。
枚乘旧居处,向来秋草生。
江南春候早,水暖野芹生。
北客欲归日,故人持赠行。
莫嫌为物薄,言采幽兰并。
休惜临流醉,高帆去棹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