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潇洒丰姿瘦欲仙。云鬟宜整亦宜偏。
便慵装束自天然。
才得闻名先著意,未曾相见已生怜。
见时难道不缠绵。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风姿绰约、清瘦如仙的女性形象,她的云鬓无论整齐还是微乱都别具韵味,展现出自然的美。作者对她心生倾慕,还未见面已满含爱怜之情。想象中初次相见,那份情感纠葛和深深的情感纽带是难以避免的。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女性风采并表达深情的词作,展现了清代词人黄燮清对于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抒发。
不详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安置疏帘淡月中。花香略透鬓云松。
罗衣可耐四更风。
媚语忽低知酒重,情颜微晕借灯红。
来时草草去匆匆。
浅浅银河画远秋。西风吹动小帘钩。
冷萤照我独登楼。
新月三分谁管领,一分凉思一分愁。
一分闲在柳梢头。
水样罗裙蛱蝶飞。萍痕絮迹认迷离。
梦中犹是醒来非。
拟倩镜儿摹艳影,暗抛骰子卜佳期。
不因无益废相思。
谁替黄姑借聘钱。探囊只有断肠笺。
如今未是买花天。
杜牧重来应践约,刘郎再到岂无缘。
感乡许我待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