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戍鼓停挝月五更,呜呜巧作断肠声。

江南自是春来早,吹到梅花梦也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宋朝刘吉甫的《闻笛》诗,描绘了夜晚听到笛声时的凄美情境,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戍鼓停挝月五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悲凉的画面:夜已深,月挂半空,戍楼上的鼓声停止了敲击,四周一片寂静。这句通过“戍鼓”和“月五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边塞特有的孤寂氛围,暗示着远离家乡的战士们在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次句“呜呜巧作断肠声”,直接点明了笛声的特点——呜咽、哀怨,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听者的共鸣。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笛声赋予情感,使之成为传达思念与哀愁的载体。

第三句“江南自是春来早”,转而描绘了一个温暖、生机勃勃的江南景象,与前两句的寒冷、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还暗含了对远方故乡的怀念与向往。

最后一句“吹到梅花梦也清”,将笛声与梅花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梅花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这里的“梦也清”既指笛声如梦般清澈,也暗示了在笛声中,诗人仿佛回到了梦中的故乡,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笛声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笛声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使得这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富含听觉的韵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

刘吉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尘踪犹隐豹,风采几临鸾。

形式: 押[寒]韵

庠窃观学士九丈题此君轩诗谨次元韵因以求教

竹君久要已忘年,临风相语叶响泉。

休学我图中似璧,莫师我直劲如弦。

劝人达节通天命,舒卷若绳明若镜。

尺无枉己空宿昼,圣岂有心犹击磬。

岁寒来伴老柴门,我岂好静为躁君。

惟有青青四时性,笑发千载空浮云。

平安为报春依旧,珍重道人怜特秀。

忍饥宁可食无肉,相对忘形笋黑瘦。

更有涪翁心似月,平生相照何劳说。

不为煎茶不作椽,清风万壑到处传。

形式: 古风

庠拜手顿首启伏蒙学士九丈再赐诗章庠僭率继和尚觊采览

鸣凤览德来纪年,要知圣泽如流泉。

霜钟堂前饱竹实,道人娱凤抚舜弦。

敲门剥啄谁传命,淡云磨丹开天镜。

明朝相约送涪翁,夜静林深绕清磬。

涪翁万里离鬼门,竹枝莫恼白使君。

欲试刚肠置冰炭,抱琴远别冲行云。

邂逅东坡应话旧,但说海山千万秀。

道庠问讯今何如,自笑侬还空鹤瘦。

我不愧天欺日月,何须更扣杯珓说。

玉局洞天云绕椽,渔竿远信烦公传。

形式: 古风

上郡守

一阵春风散晓霞,使君千骑拥高牙。

太平天子加崇重,见说瀛洲已草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