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长煦所作,名为《台阳笔记题词(其一)》。诗中以“闽峤儒官四十年”开篇,描绘了一位在闽地为官四十年的儒士形象,体现了其长期致力于地方治理与文化教育的深厚功底。接着,“台阳风土一编传”一句,点明了此人为官之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通过编撰一书来传承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
“都关国计民生事”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儒官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人或地方事务,而是涉及国家整体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民生等多方面的议题。这表明其治政理念不仅着眼于眼前,更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旨在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与人民福祉的提升。
最后,“莫拟虞衡志异篇”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指出此人的工作成果不应被简单归类于奇闻异事的记录之中。这里的“虞衡”原指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官署,此处借指记载奇异事物的书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位儒官工作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贡献超越了单纯的记录与描述,而是对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位长期在地方为官的儒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贡献,以及其工作成果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官员的敬意与赞扬,同时也体现了对地方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