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暮天映碧,玻璃十顷蕊珠宫。金波涌出芙蓉。

谁唤川妃微步,一色夜妆红。

看光摇星汉,起舞鱼龙。月华正中。画船漾,藕花风。

声度鸾箫缥缈,雁柱玲珑。

酒阑兴极,更移上、琼楼十二重。残醉醒、烟水连空。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翻译

暮色中,碧空倒映着十顷如玻璃般清澈的宫殿,仿佛蕊珠仙宫。金色的波光如同芙蓉盛开。
是谁轻唤川中女神,她步履轻盈,夜妆一片红色,美艳动人。
星光在她的舞动下摇曳,鱼龙腾跃,月光正好照射在水面。画船在荷花间轻轻荡漾,微风拂过莲叶。
乐声随风飘渺,如鸾箫清脆,如雁柱精致。
酒宴尽欢,兴致高昂,我们又登上那十二层的琼楼。微醺中醒来,只见烟雾缭绕,水天一色。

注释

碧:青绿色,形容天空或水面的清澈。
蕊珠宫:神话中的仙宫,比喻华丽的宫殿。
川妃:传说中的水神,此处指美丽的女子。
雁柱:古筝的弦轴,此处代指音乐。
琼楼:华丽的高楼,常用来形容仙境或贵气的建筑。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婆罗门引》描绘了一幅夜晚水上仙境的画面。"暮天映碧,玻璃十顷蕊珠宫",以瑰丽的比喻描绘了天空如碧玉般清澈,湖面宛如十顷琉璃宫殿,晶莹剔透。"金波涌出芙蓉",将月光比作金色的波浪,如同芙蓉出水,增添了神秘与浪漫。

"谁唤川妃微步,一色夜妆红",想象仙女轻盈地踏水而来,夜色中她的妆容如红莲般娇艳。"看光摇星汉,起舞鱼龙",月光照耀下,水中生物仿佛在舞蹈,星光与水波交相辉映。

"月华正中,画船漾,藕花风",月圆之夜,画船在荷花间轻轻荡漾,微风送来阵阵清香。"声度鸾箫缥缈,雁柱玲珑",音乐悠扬,如鸾箫之声在夜空中飘渺,乐器精致悦耳。

"酒阑兴极,更移上、琼楼十二重",酒宴尽欢后,人们意犹未尽,登上华丽的琼楼欣赏美景。"残醉醒、烟水连空",最后以醉醒后的朦胧感受收尾,烟水迷茫,与天际相连,给人留下无尽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元代文人对月夜仙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雅致享受。

收录诗词(826)

张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字:仲举
  • 籍贯:晋宁(今山西临汾)
  • 生卒年:1287~1368

相关古诗词

惜分飞.写梦

相见依然人似旧。比似年时较瘦。笑问平安否。

不言低掩罗衫袖。便欲窗前推枕就。

无柰红僝绿僽。惊起空回首。半床斜月疏钟后。

形式: 词牌: 惜分飞

望海潮

扶桑何许,蓬莱何处,沧海一望漫漫。

精卫解填,鼋鼍可驾,凌波直度三韩。云气有无间。

只是天是水,无地无山。

赑屃鳌掀,飓风俄起书生寒。从今不数鲵桓。

羡秦人采药,龙伯垂竿。

槎信未来,珠光暗徙,群仙约我骖鸾。长啸壮怀宽。

且振衣绝顶,酾酒长澜。

挥手相招,片帆飞趁暮潮还。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清平乐

先生醉也。甚矣吾衰也。万物不如归去也。

陶令真吾师也。篱边菊蕊初黄。为花准备携觞。

只恐不如人意,风风雨雨重阳。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酒后二首

先生醉矣。是事忘之矣。欲友古贤谁可矣。

严子真其人矣。问渠辛苦征鞍。何如自在渔竿。

终办一丘隐计、西湖鸥鹭平安。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