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八月十二夜,陶谷程夫人赠荷

寂寂宵分,团团月午,一天云散。

送得香来,刚离谢池畔。

红衣翠盖,应替却、悲秋一半。银汉。

诉与姮娥,比天涯还远。

西风惹袖,金粟铺阶,佳人笑相玩。

莲舟才系,忘了采莲伴。

目断故山归路,一定有人凄怨。

但胆瓶深护,莫把绣帘轻卷。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鉴赏

这首清代苏穆的《惜红衣·八月十二夜,陶谷程夫人赠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画面。"寂寂宵分,团团月午",寥落的深夜,明亮的圆月悬在半空,云层散去,显得格外清冷。"送得香来,刚离谢池畔",荷花的香气飘散,似乎是从谢池边刚刚送来的,增添了秋夜的雅致。

"红衣翠盖,应替却、悲秋一半",用红衣和翠盖比喻盛开的荷花,暗示了秋天的来临,同时也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银汉"即银河,诗人向嫦娥倾诉,表达距离之遥,比天涯还要遥远,寓言了对远方人的思念。

"西风惹袖,金粟铺阶,佳人笑相玩",秋风吹过,金黄色的落叶铺满台阶,美丽的女子在欣赏这景色,笑容中透出愉悦。然而,"莲舟才系,忘了采莲伴",她沉浸在美景中,甚至忘记了原本的伴侣,可能暗指情感的失落或分离。

"目断故山归路,一定有人凄怨",想象着远方的人此刻或许也在眺望,心中充满哀怨。最后,诗人叮嘱"但胆瓶深护,莫把绣帘轻卷",希望她珍重自己,不要轻易打开窗帘,仿佛在保护她的心境,也表达了深深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描绘秋夜的荷花、西风、佳人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情感寄托和对佳人的关怀,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2)

苏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月.十八夜,陶谷又赠荷花

瑶阶怅望多时,见月上林梢,绣帘轻护。

是谁又遣,琼花来自,玉塘深处。

胆瓶重拂拭,奈前度、仙云留不住。

问昨夜、独立瑶池,可有别情离绪。

小园弱柳萧疏,弄万种柔情,共人凝伫。

渐秋深也,袖寒娇褪,翠消红误。

西风吹不断,怕艳魄、凋零和恨去。

剩白石、惜到红衣,冷吟秀句。

形式: 词牌: 西湖月

南歌子

细雨宵潜湿,青桐叶半凋。临池弱柳万千娇。

系惯离情,系不住魂销。唤起重帏醉,谁家弄玉箫。

秋声怕问广陵潮。吹入秋心,吹不展芭蕉。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湘春夜月.春水园填词图

惜秋来,萧萧瑟瑟花残。

剩有篱菊丛丛,还耐碧天寒。

待诉落红离绪,奈蕉心难展,竹泪空弹。

谩伤秋老去,窗前有月,且自吟看。

楼头夜永,西风又送,青女骖鸾。

盼到回春,彩笔共、蘋洲片玉,分样裁笺。

怜它□子,写栖香、旧梦刚园。

掩绣阁,对琉璃研匣、绿云红雨,都付遥天。

形式: 词牌: 湘春夜月

瑞鹤仙.题汤节母杨太夫人“吟钗图”

琼台凋鹤羽。念万种凄凉,小窗倦旅。秋风无处所。

折一枝钗玉,燕随秋去。双飞俊侣。

早碧化、鲸飙鲎雨。

更间关、千里征程,还恐旧巢难住。凝伫。

思亲一夜,掩泪相看,白云红树。愁题秀句。

清镜里,断肠谱。

羡轻裘叔子,朱弦彩笔,争识旧家风度。

忆春晖、长似依依,膝前絮语。

形式: 词牌: 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