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庵初成奉酬元师

伐竹诛茅挂织蒲,半规小榻一方炉。

不随健鹘摩空去,且免穷猿失木呼。

自有琴书增道气,别开世界在仙壶。

幽人欲到知何意,若说真庵彼岂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新建成的小庵,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诗人通过“伐竹诛茅挂织蒲”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小庵的建造过程,竹子和茅草的使用不仅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庵内生活的简朴与自在。半规小榻和一方炉的配置,既满足了日常起居的需求,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不随健鹘摩空去,且免穷猿失木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庵内的平静生活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庵内生活中的某种超然与解脱。

“自有琴书增道气,别开世界在仙壶”则进一步深化了庵内环境的意境,琴声与书香交织,不仅增添了庵内的文化气息,更寓意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远。而“别开世界在仙壶”一句,更是将庵内的小天地比作仙境,赋予了庵内生活以超凡脱俗的色彩。

最后,“幽人欲到知何意,若说真庵彼岂无”两句,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庵内主人意图的揣测,同时也暗示了庵内可能存在的某种真理或智慧,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庵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与超脱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口占

东皇旌节下蓬壶,一夕芳菲遍海隅。

红破露花将引蝶,绿深烟柳已藏乌。

异乡旅食频年久,故国风光此日殊。

常是登高牵望眼,醉吟今喜在江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寄常父

红莲绿水本优游,清绝东南七宝州。

见说新书亦多事,每闻沿檄少归休。

少年共计驹千里,末路堪嗟貉一丘。

正是江边桃李月,鸡鸣度曲寄离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刘江宁韵送张天觉同年三首(其一)

倾盖逢吾喜,开樽为子斟。

笑谈天下事,忠义古人心。

戢翼丹霄远,藏鳞赤壁深。

弹冠行且起,朝列迟华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刘江宁韵送张天觉同年三首(其二)

酒可平孤闷,无辞满满斟。

剑横斗牛气,松抱雪霜心。

泽国波涛壮,春天雾雨深。

清哀记风采,白笔旧曾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